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新常态 光明论】为企业减负 政府如何自我动刀

关注 光明网经济 2016-06-24 18:55:44
[摘要]“居然还有信用保证金、文明施工保证金、磋商保证金等等。”  王先生的事件并非是个例,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降低制度性成本的措施,在调查中仍有不少企业未曾感受到政策红利。

【新常态 光明论】为企业减负 政府如何自我动刀

  举例来说,融资贷款难是目前企业发展面临的一大痛点,科技型的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原因是因为轻资产、缺乏抵押物。

  廖卫平所在的公司就遇到了这样一个痛点,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随着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我们的销售方案由为客户提供50万元一台的制作陶瓷的单台套装备转变为提供价值300-500万元的整条流水线的解决方案。当公司接到5000万元的订单时,便很难进行资金协调。” 对于这样的情况,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副局长陈娴告诉记者,区内建立了科技型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通过对科技型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来帮助他们进行融资。

  类似这样的帮扶政策仅仅是为企业减负减压的一个缩影。陈娴为记者介绍,为了突破政策落实问题,佛山禅城区推出了涉及企业创新、发展、人才等层面的“禅十条”,打出了一整套降成本促转型“组合拳”,从助融资、促创新、强产业、扶成长四大类十个方面对企业做出扶持,覆盖了个体户、小微企业、规上企业、龙头企业从初创、成长、稳定、持续发展的四个不同阶段。同时,禅城区政府部门也对部分政策的申请流程进行了优化,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法人“一门式”以及即将推出的政企大数据服务平台。

  “我们政府现在是为企业干活,而且是要送服务上门。”禅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简里高告诉记者,为了留住人才,禅城区实施“通济才智”这一政策,一方面对优秀人才、团队进行扶持,同时也解决优秀人才的亲属、子女入户的问题。

编辑:白玫

相关热词搜索: 动刀 王学堂 降成本 企业活力 企业创新

上一篇:前南峪依托“红色”“绿色”领跑生态经济发展 下一篇:外交部:《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签署有重要意义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