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西安新闻 > 正文

里约写"长安" 两座城市20000公里的奥运约会

西安新闻 长江日报 2016-08-15 06:38:09
[摘要]华商报记者携带写有汉字“长安”的卷轴走遍里约的奥运场馆和大街小巷,让全世界游客感受书写和欣赏“长安”这两个汉字的乐趣

\

  市民体验蹴鞠射门十难中一,连呼佩服古人

  “大唐奥运会”上,蹴鞠、射箭和投壶最受青睐,领取号牌参赛的市民和读者排成长龙。

  主办方设置的蹴鞠玩法是,在约5米远的位置处摆放一块木板,中央挖出一个直径约四五十厘米的圆洞,由选手将用毛皮制作的远大于足球的一个皮球用脚踢入圆洞,方能得分,每位选手10次机会。然而据华商报记者观察,绝大多数选手信心满满而来,垂头丧气而去,10次机会难中一次。整个下午,在数十名参赛者中,居然仅有寥寥几人曾将球成功射入圆洞,而最多的一名选手也只不过进了3次。

  “听说蹴鞠在咱们国家老早就有了,尤其是宋代,蹴鞠技术达到巅峰,不过古代人可真厉害,像这种玩法还真难。”踢了10次未进一球的市民朱先生意犹未尽。开场时主办方请来的花式足球队曾表演蹴鞠对抗,但华商报记者发现,这个皮球并不太“乖巧”,一名队员说,这个球比足球大,但分量却轻,较难控制。

  射箭比赛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然而,与蹴鞠射门一样,距离仅10米外的箭靶极少“受伤”,选手脱靶成为常事。投壶比赛亦然,每人十只箭要投入放在三四米远的一只藤壶内,选手们少有成功者。华商报记者也难抑好奇,但在尝试后却不得不无奈摇头。

  抖空竹和纸鸢的吸引力稍弱,但尝试的选手们也发现作为竞技项目同样比较困难,“也许是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抖空竹和放风筝吧,所以没有蹴鞠、射箭那边热闹,但是这的确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运动项目。”郭先生表示,应当让孩子们知道这些传统。

  带孙子来参赛,

  华商报老读者也忍不住玩两把

  年近7旬的华商报老读者赵民在赛前早早就赶到了现场,先后体验了蹴鞠、射箭、投壶等多项比赛,在射箭比赛中,老人十支箭三支中靶。天气虽然炎热,但赵老先生精神矍铄,仿若老顽童。

  “我都想试试,这些古代体育项目真挺好玩。”赵老先生告诉华商报记者,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带着自己的一对龙凤胎孙子孙女来体验这场“穿越奥运会”的,活动开始后,十六七岁的孙子孙女都自己选择项目参赛,赵老先生也不服老,炎炎烈日下一项项轮番参加,而且身手矫健,不输年轻人。

  “这样的活动非常好,现在奥运正是热点,这个活动用奥运比赛的角度切入,让大家去体验和了解中国传统运动项目的魅力,感受古代人的娱乐和竞技运动。”赵老先生表示,此次活动深受他的孙子孙女喜爱,玩得不亦乐乎,“别说孩子们了,我都手痒,忍不住去玩两把,这不,我把天热都忘了。”赵老先生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开心地说。 本组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杨德合 采写

编辑:杨蓓蕾

相关热词搜索: 里约 奥运场馆 古代蹴鞠

上一篇:次日父亲下葬 男子被告知选好的墓位早已被卖 下一篇:省《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及广告法规培训西安召开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