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晚点、延误或航班被取消,以往航空公司的惯用做法是为旅客食宿买单,延误时间过长,还会进行一定补偿。不过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航班正常管理规定》将改变这一惯例。
今年7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航班正常管理规定》将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提到,如因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以及旅客等非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出港延误或者取消,承运人应当协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费用由旅客自理。
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015年民航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平均航班正常率为68.33%。不正常比例中,空管原因占30.68%,比上年增加5.35个百分点;天气原因占29.53%,比上年增加5.19个百分点;航空公司原因占19.1%,比上年下降7.31个百分点;其他原因占20.69%,比上年减少3.2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不正常航班中近三成是天气原因造成。
有业内人士认为,近几年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以及旅客等非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出港延误或取消的比例在上升。新规实施后,可能会有不少航班延误或取消但航空公司免责的情形发生,实际执行中有必要考虑旅客需求。
华商记者 李程
编辑:华商报供稿
上一篇:39岁孕妇正在西安一医院抢救 急需"熊猫血"救命 下一篇:户籍问题咋解决? 公安未央分局座谈辖区19家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