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即使在卡佛先生看来,能够“爱自己”以及“感受到为人所爱”,也是圆满人生的不二标志。不是功成名就,亦非名垂青史,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爱。
我认为卡佛先生既睿智又诚实,要知道,在如今的现实中,要让人们承认自己“需要爱”,可并非易事。当一个人说“我需要爱”,暴露的是婴儿般的柔软破绽。因此人们更愿意说,“我需要钱”,从而把内心的“软弱”伪装或糊弄过去。不需要爱的人,是连脚后跟也武装完毕的阿喀琉斯,什么也奈何不了他,从而什么也动摇不了他。他披着重重铠甲,既拒绝了自己,也拒绝了别人。这也是如今“孤独症”流行的原因吧。
幸好,我们还有一个可以大声地谈爱而不必羞赧的纯真世界——那就是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婴儿不必因为自己有需求而有愧于人,相反,他们以自己柔弱无助的存在,要求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关注和赞美。如果得不到,他们会大声哭闹;反之,他们就会以甜甜的吻和笑脸,来回报你的辛苦。我们在一个孩子身上灌注的精力与热情,最终塑造着他的模样。就这样,孩子们以自己每天的变化和成长,启迪我们这些日渐昏庸的成人:没有爱,生命便无法存在与成长,这是一个定律。
编辑:杨蓓蕾
上一篇:2016家教书盘点:《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横扫所有畅销榜 下一篇: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梅喜收新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