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农户家中发现300年前圣旨 才知古装剧宣旨念错了

社会新闻 大众网 作者:佚名 2017-02-20 08:17:51
[摘要]河北省临西县摇鞍镇东来寨村一吴姓农户家中,珍藏着一道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九月二十四日颁发的圣旨原件,虽历经300多年的风雨沧桑,但保存基本完好。

河北农户家中现康熙圣旨

这幅圣旨材料为提花锦缎,整体底衬是纵横交错的云彩图,总长1.2米,宽0.31米,用汉文和满文两种文字书写,圣旨正文汉字部分用楷书书写,共计19行,325个汉字,满文部分共计23行。

圣旨正文大意是南京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郭(王扁,音宾)为国家出谋献策,效力任事,尽职尽责,所以朝廷对其推广封赠,以示恩典,使其双亲荣显,因此封赠其父郭士贤。

持有这道圣旨的郭姓村民今年已有76岁高龄。老人说,这道圣旨传了19代,接手时有棕色圣旨托架,平时放于托架,每年夏天晒一晒,它不仅记录着郭氏先人们的功绩,还是教育后人的重要题材。

在现代的古装剧中,无论明清还是汉唐,在宣读圣旨时大多是由太监宣读,而且开头常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这样的开头并非准确。在此次展出的圣旨中,大多为“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其中,“奉”字放第一行,“天承运”放第二行顶格,“皇帝制曰”放第三行。

据专家介绍,圣旨在措辞方面会因具体的内容而采用不同的措辞,比如有“诏曰、制曰、敕曰”等多种,其中“诏曰”是诏告天下。凡重大政事须布告天下臣民的,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如皇帝嗣位、太子继位等。其格式:起首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始,接叙诏告事由,最后以“布告中外,咸使闻知”或“布告天下,咸使闻知”结束。文尾书明下诏的年月日并加盖“皇帝之宝”。而“制曰”则是皇帝的德音下达,类似于嘉奖令之类的。而“敕曰”是告诫的意思。皇帝在给官员加官晋爵的同时要警告你不要恃宠而骄。

那么,圣旨是不是都以“奉天承运”开始呢?周庆明说,采用“奉天承运”为圣旨,是从明代开始的。之前,在唐代皇帝的诏书中,多采用“门下”两字,因为圣旨一般由当时的门下省审核颁发,如《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的圣旨,开头语便是:“门下,天下之本……”也有用“朕绍膺骏命”等词作开头语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圣旨开头语多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八个字,以阐明天子的“正统”。蒙古族的最高天神是长生天,所以元朝时期的圣旨开头语一律是“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最早使用“奉天承运”作为圣旨开头语的,则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刚当皇帝时爱用“参酌唐宋”,十多年后才换用“奉天承运”,之后就固定了下来。

编辑:凡闻

相关热词搜索: 圣旨 皇帝 奉天承运

上一篇:老外不考试上清华 网友质疑十年寒窗不如一纸国籍 下一篇:84岁老太和儿子骑摩托去西藏 嫌海拔不够高连称扫兴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