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牧村 视觉中国 图
“起码有一批人因此去读唐诗,起码有一部分人因此去研究宋词。”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作家二月河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此评价此前走红的《中国诗词大会》。
从《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再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广受年轻人热捧的“仙侠”“言情”类神话制作,一边是社会呼吁中国传统文化回归,一边是年轻人乐于追求新的文化形式。这唤起了不少代表的“文化关切”。
“诗词大会就是学习传统文化,对唐诗、对宋词元曲的学习有促进,电视台用最先进的媒体,通过传播使这一大会在社会得到充分认可。”在二月河看来,这是一件好事,并且是可以持久去做的一件事。
谈到荧屏热播的各类“架空剧”“穿越剧”“仙侠剧”,二月河对此心态也很开放:青年人愿意看,就证明作品自身有合理的元素、有一定的生命力。如果受众没有反响或是负面反响较多,对作者是一种刺激,有可能激发他在未来创作出更好的作品,“都不一定是坏事”。
编辑:
上一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成城市治堵新“药方”? 下一篇:合肥现24小时共享书店 押金99元每读完一本奖励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