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自贸区西安经开功能区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来源:华商网 时间:2017-04-01 13:33:56 编辑:秦一乔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自上海自贸试验区以及天津、广东、福建等地自贸区的成功运营之后,中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已初具规模。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运营,采取自由港的方式,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在境内打开面向世界、面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窗口,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的力度,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作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成板块,西安经开功能区规划面积9.515平方公里,涵盖西安出口加工区(A区)0.75平方公里。北至尚稷路,南至凤城十路(及郑西铁路沿线),东至明光路,西接西咸新区。经开区将通过“坚持产业主导、坚持制度创新、坚持政策引导”的“三坚持”原则,建设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经开区将以自贸区的建设发展为契机,围绕“追赶超越、争先进位”的大局,主动承担起建设万亿级工业大走廊、打造工业增长极和加快军民深度融合的重大使命。

  坚持产业主导 打造加快产能合作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为建立完备的产业体系,西安经开区将把自贸试验区建设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相结合,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新金融产业和制造服务业,打造“两高地”、建设“两园区”、促进“一合作”(即:打造“一带一路”先进制造业高地和制造服务业高地;建设“一带一路”金融创新试验区和产融结合示范区;促进“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构建产融服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经过三至五年改革试验,把西安经开功能区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为陕西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在推进先进制造业中,主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新金融产业发展方面,主要发展产业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租赁、资产管理、商业保理、财务、担保、小贷、货币基金、民营银行等新业态金融产业。制造服务业主要发展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技术、数字内容、电子商务等高技术服务业和现代物流、商标专利、会计审计、法律咨询、管理咨询等商务服务业。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经开综合服务大厅

  坚持制度创新 打造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框架

  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提升区域服务质量,经开区在承接省级217项、市级103项行政职权的基础上,将加大力度进行制度创新,建立投资贸易便利化制度,构建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框架。

  建立以市场主体准入便利化为核心的制度框架。为建立便利化的市场准入制度,最大程度地方便市场主体准入,西安经开区建设了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并整合区内准入、备案等事项,实施“一口受理、多项联办”工作机制,将工商、质监、税务、公安、社保、统计、发改、商务、金融、食药监、卫生、住房、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社保登记证、统计登记证、印章刻制备案、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外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备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开户许可证、卫生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住房公积金单位登记开户表、海关报关许可备案、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企业备案登记、原产地证书注册备案登记证、外汇开户备案、商业保理公司登记备案等,由“一口受理”窗口受理,各相关部门联合审批,实现“十九项事项联办”。企业在三个工作日内、只需往返综合服务大厅两趟,即可拿到相关证照。

综合服务大厅自主申报区

  建立以投资便利化为核心的制度框架。为建立便利化的投资制度,最大限度地提升审批效能,西安经开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行政审批清单制度,规范和公开行政审批运行流程及审批时限,严格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同时,在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开设“综合服务”窗口,统一受理投资项目、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各相关职能部门不再受理,形成“前台统一受理、后台统一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一窗式”审批服务模式,实现审批事项最少化、审批环节最简化、审批服务便利化,在规范审批、简化审批、高效审批上实现新突破,使企业不再跑相关审批部门,只需往返综合服务大厅两趟,即可拿到相关批复。

  建立以贸易便利化为核心的制度框架。为建立贸易便利化的制度框架,西安经开区将全面复制已有自贸试验区经验,在推行通关无纸化、低风险快速放行的基础上,建立自贸区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制度,对保税货物、非保税货物、口岸货物进行分类监管,通过采用“联网监管+库位管理+实时核注”的监管模式,对货物的“进、出、转、存”情况进行实时掌控和动态核查,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方式。西安经开区将改革自贸试验区内市场主体监管体制,统筹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方式,由各监管部门实行联合检查,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示,并对市场主体诚信进行等级分类,建立社会主体诚信黑名单,实行联合惩戒,实现社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覆盖所有市场主体和各监管部门。

经开区设立“一口受理”服务窗口

  坚持政策引导 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优良的政策环境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早在2012年,经开区就取消了普通发票工本费,企业开业注册登记费、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费、企业年度检验费等3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注册“零收费”,每年可为企业减负1000余万元。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优良环境。

  在先进制造业方面,出台了促进主导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对工业企业的重大投资、技改扩能、两化融合、新产品开发等项目进行重点支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出台了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品牌建设等政策,对企业产学研合作、新产品研发、成果产业化、专利申请、品牌建设等给予重点支持,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各类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鼓励和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区内企业进行技术开发、技术合作,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出台了促进企事业单位节能减排政策,对企事业单位实施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节能产品产业化、资源再利用和再制造等项目进行重点扶持,鼓励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建设了经开区企业服务网,搭建了实验测试仪器共享平台、加工设备共享平台、科技成果及专家数据库、专利资源数据库、技术标准数据库等信息共享系统,并给予企业一定补贴,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经开区窗口服务人员学习审批制度

  在新金融业方面,出台创新金融支持企业发展、鼓励新金融产业发展、鼓励企业挂牌代办股份转让、扶持企业上市等一系列金融政策,设立5亿元的新金融产业专项扶持资金、1.5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5000万元的风险准备金,并通过办公场地租金减免、高端人才激励、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贴息、担保补贴、风险补偿、上市奖励等,支持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互联网小贷、基金管理、融资担保、外资银行、民营银行等新金融企业发展。

  在制造服务业方面,出台了促进服务业企业发展政策,通过楼宇补贴、项目支持等,对互联网+、科技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企业进行重点支持,鼓励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区内主导产业发展。

  此外,为了进一步优化区内营商环境,在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方面,支持区内企业开展境外并购、转化国外知识产权、申请国外发明专利、参加境外展会、开展产品国际认证等,并对相关费用进行补贴,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在人才激励方面,出台了引进和鼓励高端人才发展政策,设立了高端人才引进扶持资金,对高端人才住房、交通、子女就学、个人所得税返还等方面给予奖励,鼓励和支持高端科技人才入区创新、创业和工作。在创新载体培育方面,出台了创新型企业培育载体建设政策,对社会资本建设企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等给予支持;对进入创新载体创业的企业给予补贴,营造高效率、低成本的创业环境。在创新创业方面,出台了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建设众创空间并给予支持;对进入众创空间进行创业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补贴,帮助其创业发展。

  通过营造优良的政策环境,使企业在经开区的发展成本进一步降低、效率进一步提升,企业家及企业员工在经开区创业、就业、生活的幸福感明显提升。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经开功能区 第一批16条创新举措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经开功能区 8条国际招商政策

相关热词搜索: 自贸区 经开功能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