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国内 > 正文

《人民的名义》大数据:最高频词不是人民而是它

国内 解放网 2017-05-02 09:34:53
[摘要]我们分析了25万字的《人民的名义》原著小说,发现了小说的尺度比想象中大。

但是,与侯亮平一起出现次数最多的人,竟然是他“亦正亦邪”的“发小”蔡成功,排在互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是高育良和祁同伟。虽然侯亮平是正面人物,但他的出场往往是在进行“对手戏”,这种冲突感也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

3、人物形象和你看到的不一样

我们还统计了和每个人物相关的形容词,试着用这些形容词来拼凑出一个简单的人物形象。

侯亮平是个年轻的检察官,为人诚恳踏实,爱好一边做饭一边吹口哨,工作中却能平静沉稳,善于处理复杂关系,但是经常通宵审讯,也会感到疲惫。

对达康书记的形容词则阴冷了许多。在原著中,他不光心里装着GDP,行动上也重落实。坚定甚至顽固的推行着改革,敢啃硬骨头。但总是阴沉着一张脸,焦虑又不满,即使对家人也很严肃,并不像电视剧里的那么讨喜。

祁同伟出身艰难,一心想要成为一个强大、厉害的成功人士,却慢慢变得狰狞、阴暗、甚至疯狂,不惜伤害他人。和政治资源联姻的他,毫无幸福可言。

最让人吃惊的是,高育良的人物形象在原著中极为复杂,围绕他前后出现的形容词多达240个,很难用几个词语来完全描述出这样一个多面的人物。他是风度翩翩的老师,聪明睿智,把党性和人民挂在嘴边,却也会包庇下属,甚至栽赃陷害。在剧里,凭借做事滴水不漏,高书记也隐藏到了四十几集腐败行为才被暴露。他个性“不鲜明”,却也非常鲜明。

编辑:凡闻

相关热词搜索: 小说 人民的名义 官场 高频词

上一篇:会游又能飞 世界第一大! AG600两栖飞机即将首飞 下一篇:合肥现24小时共享书店 押金99元每读完一本奖励1元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