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述
陶华丽母亲回忆事发经过:
女儿打人时“力气大得出奇”
刘翠花是陶华丽的母亲,事发当天,她在距离事发地约30米的自己房间里,听到孩子的哭声后,刘翠花走到了院子里。
陶华丽拎着铁棒,迎面走来。“眼睛睁得很大,嘴巴也张着,发出‘啊啊哦哦’的声音。”刘翠花回忆起这一幕说,自己“第一次怕女儿”。她从后面抱住陶华丽,却发现,体重不到90斤的女儿,此时力气大得出奇,奋力挥着铁棒。其中的一棒,打在了刘翠花胳膊上,“一下子肿了起来”,刘翠花撸起袖子。
在打伤一名邻居,砸坏一辆车后,陶华丽被赶来的民警控制住。她的四肢,被四个人架着,抬进救护车时,脚还在乱蹬。
里屋的床上,7岁的李佳佳和不满周岁的李翔翔满身是血,被刘翠花和陶得民两口子,抱上救护车。
多名现场目击者证实,整个过程中,陶华丽除了喊叫外,没有说过一句完整的话。
陶华丽的父亲陶得民觉得,事情至此,是自己长期“不关心女儿”的结果。
早在1990年,老家安徽阜阳的陶得民便远赴新疆打工,做了10年零工。回到家乡没几年,2006年,陶得民在老乡介绍下,来到唐山,以收废品为生,很少回家。
陶华丽度过了父亲缺席了的青春期。初中一年级,她便执意辍学,进入杭州一家羊毛衫厂,成为纺织工人,一做10年。她没有对象,家人介绍了几十个,陶华丽一个都没有看上,直到2014年,她30岁那年,认识了跟父亲同在唐山的邯郸人刘兵兴,两人当年在邯郸结婚。婚后,陶华丽随着丈夫来到唐山,住进了父母租住的废品收购站内。
■ 进展
昏迷男童已转至北大妇幼救治
李佳佳,这个曾被大人称为“小话篓子”的7岁女孩,事发后就没有说过话。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病房里,见到生人的李佳佳,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缩到墙角,双眼盯住床头挂着的一只金发芭比娃娃,一动不动。因为治疗需要,李佳佳的长发被剪成了圆寸。
事发至今,李佳佳醒来之后,会作出一个动作:抬起右手,摸一下头顶,然后把手凑到跟前看。“她是想看看,有没有血。”伯母连爱英说,李佳佳曾经一连几天不吃东西,进食需要依靠针管,将流食打入口腔内。
24日上午,李佳佳吃了小半碗小米粥,此前一天,她吃了半块面包。大伯刘兵申递给李佳佳一瓶矿泉水,她用双手遮住头,躲开了。
管床医生说,她的身体状况较为稳定,但精神仍高度紧张。除了不愿说话外,疑似还有失忆症状。
李佳佳不满1周岁的弟弟仍处昏迷状态。
昨日上午,不满周岁的李翔翔因病情严重,原计划转院至北大妇幼。但经医生评估,转院必须使用救护车上的婴儿便携式呼吸机。因所在医院无法提供,办理手续陷入困境。
协调转院程序的9958救助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婴儿专用便携式呼吸机比较特殊。一般救护车上的设备都属于成人呼吸机,大小和型号不符合婴儿使用。
在新京报发起“全城寻找婴儿专用便携式呼吸机”后,北京泰士特商贸有限公司回应,可免费提供设备。北京市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也表示,免费提供急救车,帮助转院。
经调试,该婴儿专用便携式呼吸机可在转院救护车上使用。
经过一系列手续,李翔翔在今天凌晨转至北大妇幼PICU(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救治。
编辑:杨蓓蕾
上一篇:程序员掉入传销用代码“求救” 同事“秒懂” 下一篇:84岁老太和儿子骑摩托去西藏 嫌海拔不够高连称扫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