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西安新闻 > 正文

恢复高考40年镌刻时代印记 承载那些年的青春梦想

西安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陈有谋 2017-06-07 06:38:18
[摘要]又是一年高考时。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今,已经跨越40个年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考试之一,高考镌刻着国家发展、时代变迁的印记,也记录下那些年关于青春、汗水、理想的故事。

离村时感觉像逃兵

多年来一直有“心结”

华商报: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您是什么反应?

刘满堂:当然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多年上大学的愿望实现了。家人支持,同学也为我高兴。但我却犹豫了,上还是不上?从内心讲上大学是我的梦想,之所以选择上高中而没上师范学校(中专)就是为上大学做准备。犹豫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受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观念影响,当时我父母60多岁了,我担心分配不回北京照顾不了他们;二是受上山下乡教育的影响。

我征求父亲意见,父亲说尽忠不能尽孝,忠孝难两全,你上学去吧,家里还有你哥哥、姐姐。就这样,我下定了报到上学的决心。即使这样,我内心仍有一种愧疚感。

离家时没搞什么庆祝活动,但有一幕情景让我至今不能忘怀。上学走的那天早上,恰巧全村劳力正集合分派任务准备出工,乡亲们把我送上车,告别那一刻,我的眼里满含泪水,内心全是愧疚,因为我感觉自己像一个逃兵,逃离了生我养我的家乡。这种愧疚感持续了近十年,直到我对社会发展规律有了认识之后才逐渐消失。也正是在那段时间,我产生了找机会为农民做点事情的想法。

华商报:这就是您主动申请,远赴千里来陕西旬阳李家台村驻村扶贫的根本原因吗?

刘满堂:是的,这是我多年的心愿,也是一个“心结”。

高考改变人生道路

希望城乡孩子接受同等教育

华商报:当年的大学生身份各异,年龄悬殊,同学们相处如何?允许谈恋爱吗?

刘满堂:同学们相处和谐,特别是支部书记和班长等年龄大的同学,像大哥大姐一样关心年纪小的同学。学校有谈恋爱的,没听说不允许。但我大学期间没谈恋爱,因为担心影响学习,怕影响毕业分配,回不了北京。

华商报:大学期间,你们班有多少同学,毕业后都从事什么职业?

刘满堂:全班64个同学,毕业后分配去向主要是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留校、回原籍,从事公务员的最多。

华商报:从个人取得的成就和为社会做出的贡献看,谁是你们班最牛的同学?

刘满堂:同学们在各自岗位上工作得都很出色,职务上级别高的到厅局级,个别的到了副部长级。2011年5月,组织上调我到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担任总会计师、党组成员,除了由发工资变为拿年薪外没有其他特殊待遇。我认为不能以职务高低来评价个人的贡献和成就。七七级毕业生分配政策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比如,从山西招考的绝大多数同学都留在了山西,分配到北京中央国家机关的很少。在县里工作到退休,能担任一个正科级职务就很优秀了;在高校评上教授也很优秀;而在北京当个处级干部可能是最低的

华商报:恢复高考40年,您对当前的高考制度有何评价?

刘满堂:我对后来的高考了解不多,感觉在不断地改进完善,越来越贴近社会(市场)需求。今后应当继续坚持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方向。

华商报:高考承载着青春和记忆,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高考,您会怎么说?对即将参加高考的青年学子,您有什么忠告?

刘满堂: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也可以说成就了我的人生,因此,我对恢复高考的决策是衷心拥护和感激的。接受大学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占人口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人口素质、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希望有能力上大学的青年学子都上大学、上好大学,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把社会建设得更美好。

最后,衷心希望农村贫困户的农家子弟,能够与城里的孩子享受同等或差不多的教育水平。 华商报记者 陈有谋


编辑:靳聪

相关热词搜索: 考生 录取率 考试招生

上一篇:高新区丝博会签约47个项目 揽金超1361亿元 下一篇: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知识改变命运 我是最好诠释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