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西安新闻 > 正文

恢复高考40年镌刻时代印记 承载那些年的青春梦想

西安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陈有谋 2017-06-07 06:38:18
[摘要]又是一年高考时。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今,已经跨越40个年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考试之一,高考镌刻着国家发展、时代变迁的印记,也记录下那些年关于青春、汗水、理想的故事。

\

\

又是一年高考时。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今,已经跨越40个年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考试之一,高考镌刻着国家发展、时代变迁的印记,也记录下那些年关于青春、汗水、理想的故事。

没人再怀疑“知识改变命运”。恢复了40年的高考,不管经历怎样的改革,始终成为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虽然高考成功并不等于人生赢家,但这场历练对于年轻人来说依然重要。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高考如何变革,中国人对知识的尊崇、对梦想的追求从未改变。

央企高管、扶贫干部刘满堂

考上大学

让我愧疚近十年

■专访人物

刘满堂:男,1956年9月生,北京延庆人,大学学历,曾任审计署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正司级),2011年任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

■高考经历

1977年12月参加高考,后被山西财经学院(现山西财经大学)录取。

■他的近况

2015年9月8日,刘满堂主动申请,经中组部批准,从北京来到陕西驻旬阳县李家台村任第一书记,目前仍在该村扶贫。

高中毕业三年后参加高考

边放电影边复习

华商报:听说您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考生?

刘满堂:我是北京延庆人,1956年9月生,是恢复高考第一届考生,即七七级。1974年高中毕业后,回到延庆沙梁子公社菜木沟生产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当过生产队保管员、民兵排长、理论辅导员、党支部副书记,之后调公社担任电影放映员两年。

华商报:当时是如何备考的,压力大吗?

刘满堂:我当时一边为村民放电影,一边复习,没什么压力,但我对参加高考有信心。没有压力基于两点:一是自己有一定功底,回村劳动也没有放弃看书学习,虽然学的不系统,但多少有帮助;二是自己对高考的重要性、严酷性认识不足,正所谓无知者无畏。我在中小学阶段学习成绩基本保持在班上前三名。当时,推迟三年参加高考,我没有任何抱怨,因为在当时,回乡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理所当然的事。同时,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也需要有两年农村劳动经历,这是硬条件。

当年高考冬季举行

本地考生只录了他一个

华商报:高考期间,哪些人或事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

刘满堂:高考期间有两位老师让我终生难忘。1977年高考前夕,我原定考理科,复习的是数理化。临考20天前,我偶然遇到了高中语文老师周书培。周老师说,高中期间你们理化课程没学完,你语文基础不错,考文科比较保险。听了周老师的话,我立即调转复习方向,高考结果证明老师的建议完全正确。另一位老师许笛是一名知青,曾在我们村插队。高考复习期间,她已返城在北京101中学当老师。她把北大附中、清华附中的复习题寄给我,对我考前复习起到了重要作用。某种意义上讲,没有两位老师的指导、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

华商报:1977年高考是什么时候举行的?有几科?试题难吗?

刘满堂:1977年高考考四门。我清楚记得,当年高考是12月10日举行的,当天是周六。上午9时至11时考政治,下午1时30分至3时30分文科考史地(合卷,历史、地理各50分),理科考理化(合卷,各50分),第二天上午考数学,下午考语文。

试题不是很难,但对于已经十年来没有高考经验可借鉴的考生来说无疑增加了备考的难度。我所在的考场负责四个公社考生考试,本地考生(不含城市上山下乡知青考生)只录取了我一个。与我同时参加高考的清华附中知青有12人,其中11人当年录取,1人1978年高考录取,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学校教育与城市学校教育的巨大差距。

华商报:当年大学新生入学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毕业?

刘满堂:我们是1978年3月报到的,1982年2月毕业。

华商报:当年听说过有人作弊吗?在您看来,当年的考生有什么特点?

刘满堂:当时学生思想都比较单纯,没听说有作弊和冒名顶替的。当年的考生突出特点有两个,一是考生年龄差距大,从老三届(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到应届生最多相差十多岁;二是多数考生社会阅历丰富,有工作生活经验,政治上相对成熟,所以,毕业后参加工作适应得比较快。

华商报:当年报考志愿有啥讲究?您当时报的是哪所院校?

刘满堂:报考志愿好像没什么讲究,我记得是先填志愿后公布分数。当时我也没有填报志愿的经验,北大、清华最有名就想报北大、清华。我姐姐提醒我说,如果没把握就不要报那么高的志愿。我感觉没把握,就改报了其他院校。记得当时师范和财经类院校相对较多,我想这些院校的录取率可能更大一些,就报了两所财经院校和一所师范院校。后来我和来自北京、天津的30位考生被山西财经学院(现山西财经大学)录取,作为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委培生。

编辑:靳聪

相关热词搜索: 考生 录取率 考试招生

上一篇:高新区丝博会签约47个项目 揽金超1361亿元 下一篇: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知识改变命运 我是最好诠释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