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读《豹变》时,童明先生教读者理解和欣赏其碎片化、多样的体裁质地、全书的整体结构。童明与木心相知相交达26年之久,是木心的好友,也是木心的研究者和英文译者。1993年,他们酝酿着一个计划,如今,短篇循环体小说《豹变》即将出版。《豹变》中十六个短篇是旧作,都在不同的集子里发表过,《温莎墓园日记》就收了其中七篇。按照木心先生的心愿,以现在的顺序呈现的十六篇是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另外,童明谈到木心和自己跨越24年的文学之约,感触颇多,他回忆道:“第一次见到木心的作品,是他的《散文一集》,感到惊喜——怎么还有这样的中国作家!他和世界文学的规律合拍,又深谙中国的传统。很会写,善于创新,是少有的文体家。”
相知相交数年,童明心中的先生是一位世界性的中国艺术家,是一个“多脉相承”的艺术家,同时他与现代主义先锋派有紧密的联系,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形成中国的现代主义,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全世界都受过它的影响。在谈及木心先生的作品时,童明认为木心是个创新者,他的文体是一种介乎于小说、诗、散文之间,具有多样性。而他冷处理的文字,却又饱含着情感,令人动容。他的作品有很多的融合,也在创造中去学习,他拥有玩童的心境,他很爱“玩”,因此他的语言是一滩活水。
华商记者:谢勇强 实习生:李艺华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