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绝对不会要抄袭,我们就是翻唱
记者:你觉得现在西安的摇滚环境怎么样?
王建房:我觉得12年以后,因为这么多年我就是除了西安一直在北京,就在这两个地方一直待着。从90年代中期以后摇滚乐好像有点落寞,然后一直到12年之前一直没有太多的市场,然后没有太多的人去追随。只是一些喜欢摇滚乐的人大家在一块儿,办一些小型的聚会。12年后,慢慢的有了好的发展,已经有了商演,最起码生活有了保障。尤其是最近这几年越来越好,一般像咱西安的乐队一年演个五六十场都没有问题,所以这个对乐手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动力。在喜欢音乐的同时还能让自己的生活有了保障,在保障以后我们会坚持学习,让自己心态产生一个良好的变化。大家都在这种相互尊重的情况下共同推动摇滚乐的发展,所以现在的摇滚乐环境比较好,以后也会越来越好。
记者:能具体讲一下比较喜欢哪些西安摇滚乐队?
王建房:现在的话,就是马飞乐队。马飞的乐队是我听了这么多的乐队算是非常完整,是一个非常好,体系完整的乐队。还有一个就是陕北的冯晓荣,他是咱陕北的民歌和摇滚乐的结合,也很有特点。咱们西安的乐队几乎我都很熟,因为我干了30年了,也是他们的老大哥,大家也很尊重我。每次在一起交流的话没有任何障碍,我们有适合演出的场地,有一些需要我们推荐的我都会推荐一些优秀的乐队。因为这是一个时代的发展,每一个人都会老去,就会有一些优秀的年轻人不断出现,因为这样才能推动西安摇滚乐的发展。
记者:也就是说在你在创作的同时将西安本土的音乐人在往出推?
王建房:我只能是尽我能力这部分,像这次演唱会我就邀请了十几个好朋友,都是在咱们西安相当有名气的音乐人、表演艺术家。我想通过这次演唱会让更多的年轻人不光是了解流行音乐,还要让了解秦腔。
记者:你今后的创作方向或风格是否会变化?会有那些变化?
王建房:时代在发展,每个人都会有变化。我们现在所处的东西都是随着当下时代的变化,你自己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就会通过音乐来表现。我们现在的音乐风格和我过去有太多的不一样,这就是你一定要了解当下我们面临什么样的困难,我们有一个什么样的发展,从什么样的角度出手让更多的人喜欢摇滚乐。以后肯定会有变化,只要你坚持学习的话,活到老学到老。
记者:你的那首《在人间》引发很大关注,你如何看?
王建房:是我们在六七年前,当时听到《what are words》以后,我为这个演唱者受到非常大的感动。我的制作人,大家在一起看到这个视频后,就情不自禁的难受。我们就说能不能咱们重新填一首词,向这个人致敬,我们只是填词,我们要尊重这个原创音乐人。我们来写这首歌向她表示尊重,而且我们歌词里面表达得是当下西安人,西安的音乐人在这个城市里默默奉献,不为更多的人去了解。我就想写一下西安的音乐人一种真实的生活状态,我们在署名的时候非常尊重这个音乐人,我们作曲写的就是他,原创也是他,我们写的自己是演唱,填词。这个我们一定要尊重音乐人,绝对不会要抄袭,我们就是翻唱,我们从来没有在这首歌作曲时写的是自己的名字,没有这样子。而且我们已经在几年前向国家版权局等有关单位来申请授权,但是到现在还没有办下来。我们现在就通过经纪人找到美国一个负责这首歌原创的人来买他这个授权,虽然我们是填的词,但是用的是他的旋律,我们愿意来掏钱买他这个授权,这样子会让大家知道做音乐的人要尊重音乐人。我们尊重美国的这个音乐人,我们也让大家知道做音乐的艰辛和不容易,这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相互尊重。
记者:如果让你来给自己贴标签,你会贴怎样一个标签?
王建房:我觉得我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陕西人,一个普普通通喜欢音乐的人,而且想用音乐来表达陕西人的那种内敛,想通过音乐的形式将陕西男人的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通过音乐表达出来。我就是一个最平常不过的音乐爱好者。
华商记者 谢勇强 实习生 赵思维 吕承宇 朱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