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产业扶贫传奇故事 平利脱贫户帮贫困乡亲致富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7-11-26 22:08:50 编辑:华商报供稿 作者:陈春平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49岁的谢厚道是安康市平利县长安镇农民,2014年之前,他家也是一个贫困户。自从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种植绞股蓝,谢厚道找到了脱贫致富的路径,一跃成为当地的致富能人。如今,谢厚道不仅自己脱贫,而且通过种植绞股蓝,带动贫困户37户149人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贫困户脱贫后帮扶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故事,是平利县产业扶贫的真实案例,也是该县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平利产业扶贫的经验,就是一定要让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平利县政府副县长陈永乐对华商报记者说。

  省农业厅督导干部告诉华商报记者,在陕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公布的全省市县脱贫攻坚检查结果排名中,平利县两次排名全省第一。这充分说明,平利县在脱贫攻坚中真抓实干,做出的成效有目共睹。

  脱贫的贫困户说,带我致富的人也曾是贫困户

  11月26日,在安康市平利县长安镇的田野里,48岁的陈封学正弯腰在合作社的地里忙活,他在忙着采摘绞股蓝的种籽。

  陈封学是一名贫困户。16年前,他的左腿受伤,手术后安装了假肢。此后,一家五口人的日子过得十分清苦。近两年,村里和他一样的邻居谢厚道开始种植绞股蓝,摘掉了贫困的帽子,陈封学有些心动。但因为自己身体有病正在治疗,看着父母日渐年迈,陈封学内心十分焦虑。

  2016年初,病好之后的陈封学开始跟着谢厚道种植绞股蓝。当年,他种了4亩绞股蓝,同时在政府扶持下种了3亩魔芋,饲养十多头猪。当年,陈封学一家的收入达到3万元,实现了脱贫摘帽。

  今年,陈封学加入谢厚道创办的合作社,除了自己种绞股蓝、魔芋、养猪,他闲余时间还在合作社打工,挣一份工资“说到脱贫致富,谢厚道是我的领路人。”陈封学说,“前几年,谢厚道也曾是一名贫困户,日子过得和我一样惨。后来他成功脱贫致富,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希望。”

  对此,昔日的贫困户谢厚道并不讳言。他说,小时候,因为吃不饱经常饿肚子,自己的身体落下了病根,干不了重活。心思活络谢厚道不甘心贫苦度日,经过谋划种过烤烟、魔芋,也种过漆树等经济林,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因此过上富裕的生活。相反,一次次的失败,加上两个孩子上学,让他欠下8万多元债务,成为贫困户中的一员。

  直到2014年,谢厚道才打了一场翻身仗。此前一年,谢厚道在平利县兴强富硒茶业电商公司总经理余新强的鼓励下,试种了两亩绞股蓝,当年净收入6000多元。2014年,他通过土地流转种了17亩绞股蓝,当年收价高,收购的客商先付了他5万元定金。当年仅此一项,谢厚道净收入达到19.5万元。不仅还清了之前的欠债,还盈余10多万元,一举脱贫。

  自己富了不算富,贫困户带领乡亲共同富裕

  此后两年,脱了贫的谢厚道走上了致富的快车道。2017年,他创办的合作社与余新强的电商公司合作,仅在长安镇就拥有流转土地300亩,全部种植绞股蓝。此前一直在观望的当地贫困户,已经有3家加入他的合作社。另有37户贫困户149人,在合作社的绞股蓝基地打工。其他没有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想种植绞股蓝,谢厚道免费提供种子。

  据专业人员依据种植规模和今年市场行情测算,今年谢厚道绞股蓝合作社的纯收入,不低于180万元。其实,种植绞股蓝只是平利县产业扶贫的做法之一。

  茶叶种植,也是产业扶贫的重点领域。田珍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田珍说,通过协议用工、股权分红、物质支持等办法,他们已经帮助42户126人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这样的茶企,在长安镇就有六家。全县目前正在培育国家级茶叶龙头企业一家,省市级龙头企业19家,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60家。

  全县150家企业带动万余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长安镇双杨村第一书记卢深坤说,村里营造“扶贫不扶懒汉”的氛围,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培育了一批“吹糠见米”的短平快产业。为解决产品销路,一方面组建产业联盟,引导经营主体以高于市场价格的标准回收贫困户农产品,一方面发展农村电商,让农产品变农商品,让“小产业”链“大市场”,带动贫困户增收。

  除了绞股蓝、茶叶,平利县立足生猪、魔芋、林果、水产等五大产业,把主导产业与区域小众产业相结合,做到贫困产业全覆盖。陈永乐说,全县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园”、“一户一业一策”的产业扶贫格局。

  2017年,平利县落实150家产业主体帮扶10000户贫困户。一对一签订5年以上帮扶协议,实现贫困户每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目标,达不到脱贫不脱钩,脱了贫还要扶送一程,打造可持续的产业扶贫路径。

  华商报记者 陈春平

相关热词搜索: 产业 扶贫 传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