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渭南花甲老人巧手剪裁王侯冠 知音无奈再难觅

来源:渭南日报全媒体 时间:2017-12-08 15:44:02 编辑:杨蓓蕾 作者:杨晓妍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已过花甲之年的韩斌川,时常会蜗居在自家那间不足5平方米的小屋里,花费上个把小时甚至一天的时间,沉浸在制作戏曲头帽的道道工艺中,享受那份专属于手艺人的静谧时光。

戏曲头帽,行话叫做帽盔,是戏曲演出道具中的一部分,是传统戏曲中演员所戴各种冠帽的通称。与脸谱一样,是识别戏曲角色的标签。通俗一点来讲,帽盔更像是戏曲人物的“身份证”,为塑造各色人物划下“点睛之笔”。上到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下到贩夫走卒、庶民百姓,不同的身份,都有着特定的帽盔。

由于造型复杂、立体感强,戏曲头帽只能依靠一双巧手去完成。一张略带硬度的黄板纸,在巧手剪裁中,历经制图、雕版、加沙、烫壳(成型)、弹丝、硼纱,淋粉、贴金箔、点翠、成活等多重复杂工序,历经雕、刻、挖、嵌、堆、塑、染、绣、扎、贴、胶、漆等多种制作手法,一顶令人惊叹的戏曲头帽方才成型。与戏曲演员们伴随着“锵锵锵”的锣鼓、“咿咿呀呀”的唱腔在观众面前亮相。聚光灯下,它是一个有生命的道具,低调却又不失腔调,让戏曲表演变得更加多彩生动。

制作戏曲头帽的手艺,可是韩斌川的家传手艺,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三代。20世纪40年代初,韩斌川的父亲韩炳杰,阔别家乡来到渭南,师从清末“福兴白剧装社”掌柜白氏,学习制作戏剧头帽。学艺数年后,创办了“建兴剧装社”。20世纪50年代时,公私合营并入琉璃刺绣厂(剧组社),后调入国营西安剧装厂,继续从事头帽制作。

孩提时的韩斌川,时常会看到父亲帮剧团修补、制作盔帽,也会帮助父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下手活,自然也将戏曲头帽制作技艺的要点和流程印刻在脑海中。把一张纸用巧手剪裁成为一顶盔帽,这个本领让年少时的他既熟悉又充满好奇。“小的时候经常能看到父亲做戏曲头帽,觉得既好玩又好奇,老喜欢跟着父亲看、跟着父亲学,没事也能帮着打下手。时间一长,一顶帽盔咋样做、需要哪些材料做,自然而然就会了。”韩斌川说,虽说自己从小近距离接触这门家传老手艺,不过却一直是“徘徊在门外”,没有真真正正入过行。直到20世纪70年代,自己才算入了这一行。那一年,他19岁,刚刚高中毕业。这一年,他师从父亲,正式迈入帽盔制作行业中。青春年少的他,带着儿时未泯的好奇心,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这门手艺。从此,他这一辈子就和戏曲头帽制作连在一起。

相关热词搜索: 黄板纸 可舞性 剪裁 王侯 知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