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仁新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
齐仁新就是好人做好事的鲜活例子,自退休以来,他每年积极组织村民修缮、清理古老水井。谈及原因时,齐仁新说:“我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好,但是不收拾,大家都吃不到好水。我组织大家一起收拾,现在大家都吃得上安全干净的水。”
齐仁新介绍,水井每年至少需要掏洗2次。工作时,需要快速舀出存水,清理淤泥及杂物,再将地下渗水浑浊部分舀出,这一过程全部完结约需连续工作10小时,保证了周边38户130余人的吃水安全。
在齐仁新看来,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事,无论是否有奖励他都会一如既往。同组村民齐彩玉可不这么认为,在齐彩玉眼里,齐仁新是大好人,“我们现在水质特别好,烧水都没有水垢。”齐彩玉满心感激地说。
在咸河村“道德银行”台账中,清楚的记录着村民的义行善举——彭发新义务维修饮水管道,拟记2分;杨森主动清理水池,拟记2分……这本村民的“道德账”越积越多,存入善行,取出的不只是物质奖励,更是村民们传承美德的内生动力。
善行之外谁来量化道德?
“道德银行”成立后,也曾有人质疑,道德能否量化?谁来量化?
针对这一问题,勉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永康介绍,“道德积分银行”的评定委员会由村“两委”成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组成,定期评定身边的好人好事。尊老爱幼、拾金不昧、协调解决邻里矛盾纠纷等行为积2分至5分不等;被评上“好媳妇”“好婆婆”“五好家庭”的积15分;上了“善行义举榜”的积20分。同时,对于不道德、不文明、有损集体利益的群众行为,经评定,扣除相应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