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积分兑换实物一览表
“道德积分银行”的“行长”由村民推选。村民可以按照1积分等于1元的比例,在“道德积分银行”里换取各类商品,所需费用由村办公经费补贴。
村民可通过三种渠道“存入”善行,其一是个人自荐,通过“申报—核实—登记”流程,上报自己的事迹。其二是群众举荐,通过日常登记举荐、召开会议集中举荐、发放推荐表实名举荐、设立好人好事举荐箱广泛推荐等方式,鼓励村民举荐身边的好人好事。其三是组织推荐,对优秀党员群众、先进典型和获得各级荣誉的先进个人予以推荐登记。
量化道德能否“扶起”道德
“道德积分银行”着眼于治本,将“孝”“善”“信”“勤”“俭”“美”写入村规民约,对于违反村规民约的群众予以扣分,上“道德黑榜”,让村规民约有了约束力,有效规范村民行为,倡导文明新风。
在勉县周家山镇留旗营社区一直从事老年服务工作的付玉娥为该社区现任老年协会会长,她常年组织志愿者队伍为村里的老人剪头发、洗澡、洗衣服,用平凡诠释道德的力量。谈及“道德积分银行”的奖励制度,付玉娥坦言:“道德积分银行就是为了更好的传承美德。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现在有明确的制度和完备的体系,能够更好的激励大家一起来做善事。使个人思想提高,家风变好,整个社区更和美,社会也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