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用陕西话讲陕西历史:一个理工男的历史科普之路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18-02-06 10:28:48 编辑:王玮玮 作者:熊丰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最早注意到“秦五粮”这个名字,是微博上的一组照片,名为“当钟楼说他六百多岁之后,陕西其它文物看不下去了”。西安的鼓楼、城墙、大雁塔、兵马俑等等纷纷被赋予了拟人化的特征,现身说法地向钟楼“倚老卖老”。这组照片颇为逗趣,在微博上流传甚广。图片博主便是“秦五粮”。再之后,因为工作的关系转载了一篇名为《我可能上的不是学,是坟》的文章,盘点了西安各大高校中的古墓分布情况,文中配了一个用陕西方言讲解西安高校中古墓分布的视频,视频的制作人显示的依旧是“秦五粮”,古墓这种略有几分阴森恐怖的事物在他的讲解下竟变得幽默而又可亲。这不禁让我对制作者产生了兴趣,遂在微博上搜索了他的大名,找出不少视频。视频时长一般在三到五分钟左右,用机关枪般的语速和风趣幽默的陕西方言讲解一个历史典故或是历史人物。对一个历史专业出身的人来说,视频中的内容或许并无新意,但可贵之处在于制作者的幽默感以及对历史事实的把握,使得视频能在短的时间里普及尽可能多的历史常识且基本无史实错误。这也让“秦五粮”制作的视频基本都收获了十万加乃至百万的播放量。

“澎湃新闻·私家历史”栏目既是一个历史学界相互交流与讨论的平台,也致力于向大众传播历史知识,还乐于发掘民间的历史书写者。带着这样的愿景,记者专访了秦五粮,请他谈谈自己制作这些短视频的初心,以及在一个个令人捧腹而又涨知识的视频背后,又有怎样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

秦五粮

“原来我们陕西的历史这么厉害”

澎湃新闻:最早是怎么想到在网上做这些历史类的短视频的呢?

秦五粮:我是从16年的6月开始做视频的。在此之前写过一些文字和图片性质的东西,比如“当钟楼说他六百多岁之后”就是我最早的作品。做视频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我是陕西人,陕西的历史特别悠久也特别厚重,我喜欢历史,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我们陕西,最开始的时候就是这么个简单的心理。

澎湃新闻:原来读书时候的专业,和历史有关系吗?

秦五粮:完全没关系。我读书的也不喜欢历史,觉得无聊、没意思,算是个典型理工男。我最早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后来搞IT。当时读书的时候,觉得看历史简直是浪费时间,觉得没啥用,有这时间还不如钻研技术,这样还能涨点工资。对历史感兴趣是在上班两三年以后,那时候受周边几个同事影响,慢慢开始看一些历史方面的书。最早的时候看的就是很通俗大众类的读物,像《明朝那些事儿》、《大秦帝国》这些,看了之后觉得有意思,从不知道到知道,这个过程挺享受的。我后来就想着,能不能把自己的这个过程也分享给别人。

后来我开始尝试阅读正史,还有现代学者们写的科普类的历史读物。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之后,给我感触最大的就是:呀,原来我们陕西的历史这么厉害。虽然之前也老听周秦汉唐咋咋咋这种话,但没有一定历史知识的时候,我会感觉这个概念就特别空,现在能确确实实的感受到了历史的存在和我们陕西在这方面的优势。

我在西安呆了这么多年,原来我不了解历史的时候,经过钟鼓楼、大小雁塔,觉得那就是个建筑呗,古人建的,跟我也没啥关系,就是个景点嘛,外地游客来了喜欢在那个地方拍照,但拍完照也就是拍拍屁股走了。但是在我了解了之后再去看这些文物的时候,就明显跟之前的感触不一样,能明白这些文物背后感人的故事。

其实,无论是之前的图文信息还是之后做视频,都是我作为一个陕西人,想把我知道的跟陕西有关的历史故事,通过一种有意思的方式传递给大家的一种努力。

用陕西话说陕西历史

澎湃新闻:你说你想通过视频的形式来让大家了解陕西的历史文化,但像西安这样的十三朝古都,期间朝代更替,人物走马灯一样的登场,历史事件也是层出不穷。在如此众多的人物和事件中,你是如何选题的呢?

秦五粮:我做视频,当然希望自己做出来的东西能有影响力,被尽可能多的人看到。我就想,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大家会感兴趣呢?尤其是非文史专业的人能够感兴趣。最后我一想,古代的皇帝可能大家会比较感兴趣,最后再一数,陕西最不缺的就是古代帝王陵墓。所以我最开始做的视频就是关于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太宗、唐玄宗等一些古代帝王的小视频,说一说他们的生平事迹,甚至是八卦什么的。并且这些帝王的陵墓也在陕西,所以我顺带把他们的陵墓也会简单说一说,希望大家看完视频有机会也能去他们的陵墓看看。

这些著名帝王有IP效应,在大家心目中的认知度高,看到题目就会点进来看。最初的几期视频做完了,开始有一定的影响力了。我随后就做了一些相对帝王来说不是那么有名的,但我认为很重要的人物或者文物,比如卫青、霍去病、张骞、玄奘法师、大雁塔和慈恩寺等等。

17年4月份的时候,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信息资料部的工作人员通过微博联系我,说看了我的视频,觉得挺好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也一直在努力通过新媒体,用一种大众化的方式,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能够让更多非文史专业的人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物。让我们大家在高科技发展的现代社会依然能够感受到历史文化原来这么有意思,看似高冷的文物背后竟然有那么多能够感动我们的故事。

所以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全心全意地在做《陕西话三分钟讲完大秦帝国》系列的短视频。从秦人的起源一直到始皇帝完成祖国的大一统,看看它如何从一个边陲蛮荒之地的、被中原诸侯看不起的落魄小国,变成一个统一全中国的大一统王朝的,现在已经做了十五期了。

澎湃新闻:一般你做一个视频的流程是怎么样的?周期大概要多久?

秦五粮:第一步肯定是选题,先确定这一期视频,我想讲什么人的故事、什么事件的经过,再或者是什么文物的历史。最早的时候都是做一步想一步,也没什么主题性,想到一个就做一个,现在比较有规划性。选完题第二步开始看资料,我自己之前积累的历史知识很有限,比如我要做武则天,可我之前对武则天的生平并不了解。但这也有一个意外的好处,就是我可以站在普通人、对历史没有多少了解的立场,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把有意思的点找出来,把事情经过屡清楚。最早我都是从通俗的历史小说和传记里发现有意思的点,再去史书里面查证,看看这些是不是真的。现在一般都是直接看原始史料或者专家翻译过的白话版史料,因为看通俗历史小说有点耽搁时间。

整理好素材之后,就开始编写文稿。编写文稿的时候我一般都会合适的加入一些“段子”或者网络用语,让古代的历史故事更加贴近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这样也增强了视频的可看性和趣味性,因为如果你全部是“干货”,那真是太“硬”了,非文史专业的人根本就消化不了。那对于不喜欢或者本身不大了解历史的人来说,可能看一下就觉得无聊就不看了。

接下来就是录音。

录音一般也得录好多遍才行。最开始做视频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一口气录完,出现错误就重头开始录。往往三分钟的视频,我要录三四个小时才能找出一条满意的配音。语气也很重要,它必须符合文稿的那个节奏和情绪,语气一旦不对也得重新录。一句句录是绝对不行的,语气和感情都不连贯,配上视频感觉就很不对。现在录的多了,我也积累了一点经验。现在一般是把音频分成几个小段来录,一小段一小段这样读,最后拼接到一起,这样工作量一下子就小了很多,也节省了时间。原来录音得两三个小时,现在一个多小时就行了。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我原来说得太快,加上后期音频加速,很多外地的观众反应听不懂,看字幕也跟不上,现在说话语速变慢了,就是希望能让更多外地的朋友也能听懂看懂。

以前用影视剧做素材的时候,基本三五天就能做一个视频。现在做成动画了,后期比较麻烦,一期视频下来得两个礼拜左右。

澎湃新闻:你之前有跟我说过,到目前为止你做视频还是不盈利的,很长时间里也都只是自己的一个爱好而非职业。除了想普及陕西的历史之外,还有些什么别的动力促使你一直做下去吗?

秦五粮: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很多“粉丝”们的支持吧,要不然我早都坚持不下去了。

其实做这些视频真的挺辛苦的,不但花时间、花精力而且还花钱。说实话我之前想过,要不要继续做下去,但有一些铁粉可能体会到了我的难处,所以就给我发私信说,让我一定要坚持做下去。最感动的是有个小男孩用他妈妈的微博给我发过一条语音,说叔叔我特别喜欢你做的视频,希望你早点更新。

澎湃新闻:说到配音,你为什么一直坚持使用陕西话呢?

秦五粮:首先因为我自己是土生土长的陕西关中人,我从小到大大部分时间是说的方言。如果用方言讲故事的话,我能更好的掌握情绪,让视频里的故事更生动一些。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很容易接触到我国大江南北各地的风土人情。其中各地的方言也都很有特色,我也希望我们陕西的方言能够被大家了解。

我现在视频里的录音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是陕西关中话。陕西有陕南、陕北和关中三大区域,这三个地方的方言差别还是挺大的。我说的陕西关中话属于中原官话的语系,由于西安是古都,所以关中方言古代被称为“雅言”。我在视频里面说陕西话,离普通话相差的不是太大,外地人大致也能听懂。还有就是我觉得用陕西话说陕西历史,比较有代入感,能让更多的年轻人能明白方言。

从历史中寻找安慰,最欣赏秦朝和玄奘

澎湃新闻:在你自己做的这么多的朝代和人物中,如果让你选,你最欣赏的朝代和人物分别是谁?

秦五粮:这还真的问到我了。其实我策划选题,有一个标准,就是一定要去传递我觉得正确的、使人向上的价值观。历史有很多面,有很多非常阴暗、凄惨的悲剧,但也有很多让人看完觉得心存光明的人和事。我做视频选取的视角,都是后者。

先说王朝吧,周秦汉唐这几个大一统王朝,我都很喜欢。如果真的要我选一个的话,我大概会选秦朝。因为秦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从替周王室养马做起,在漫长的历史中还只是周王室的附庸,跟齐鲁晋这些含着金钥匙出身的大诸侯国完全不能比。西是蛮夷犬戎,东有中原诸强,在之后的六百多年里,居然能够进取八百里秦川,进而出函谷关统一中国。我觉得秦王朝的这段历史特别能鼓舞我们这些小人物,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在日常的生活里做着特别普通的工作,看似平淡无奇,有时候还得被领导怼。但我们只要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最后一定会有所成绩。

如果说人物的话,我最佩服的,还是玄奘法师。我喜欢玄奘法师,不是我因为我想出家,彻底佛系了。单纯是被玄奘法师不忘初心西行求法的精神所感动。看玄奘法师相关资料的时候,我就觉得人一旦定了人生目标之后,居然能承受那么大的压力和折磨,做出那么伟大的事迹来。一路上抵御了那么多诱惑,不到终点不回头。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每个人生活都挺不容易的其实。但你再一想,自己的这些不容易,有玄奘法师西行之路苦么?有时心情不好、遇到挫折的时候,我就看看秦人的发展过程,张骞、玄奘法师等人的人生经历,再一想自己的困难,觉得都没啥,也算是从历史中找到安慰。

澎湃新闻:你现在视频的播放量大概有多少?未来除了继续做视频,还有别的什么规划吗?

秦五粮:现在的话,一个视频的点击量,整个互联网平台上加起来,平均一期大概在100万次左右。其中微博十多万次,秒拍八九十万次这个样子,有的多点有的少点。

其实我做的所有的这些,背后就一个想法:我,一个陕西的年轻人,希望通过新媒体这种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周秦汉唐,了解我们陕西。周秦汉唐这四个朝代,留给陕西的东西太多了,其中的很多现在已经变成了旅游景点。我希望大家在去这些景点的时候,能够看的更懂,能够真正的了解到我们国家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而不是只拍个照发个朋友圈,然后就下一个了。

之后我会尽可能的多做一些视频来介绍周秦汉唐的历史故事和相关文物,希望有一天陕西的每个景点或者文物都能一个更大众化、更有意思的介绍。比如说你扫一下二维码文物直接开口了或者那些存在历史书中的人物突然给你讲了一个他那个时期的段子。让游客们一下就能理解,还觉得有点意思,回去还想进一步的了解一下,甚至成为一个历史爱好者。

最后还是我经常在微博上说的那句话,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爱上周秦汉唐,喜欢上我们美丽可爱的大陕西。

相关热词搜索: 陕西话 历史 理工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