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绑花灯使用的纸绳子,王大妈说做花灯不用一根铁丝。 华商报记者 邓小卫 摄 文 罗媛媛
如今对于纸灯的需求量越来越少,现在王蒲芳和老伴儿每年大概需要做两百多个花灯就可以满足需要。她的儿子和孙子都有其他工作,平时也不太回家,但放假回家还是会帮她们做花灯,“娃们家也能把简单的样子做下来,但染色什么的就不会了。”王蒲芳表示,这种传统的花灯难做,用蜡烛也有安全隐患,现在也做了改良,像电子灯一样改用电池和灯泡。
多年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智行走在田野乡间、深入老乡家做调查,他也感慨传统花灯被新式花灯替代,“我在调查时发现,过去讲究纸灯笼在正月十五晚上要烧掉。现在的灯笼都是塑料灯、电子灯,也不烧掉了,来年舅舅只送一副电池就好了。” 华商报记者 罗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