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6岁男孩读百本书识千字写诗称不感谢妈妈 最后出现神转折

社会新闻 辽沈晚报 2018-03-22 08:13:56
[摘要]​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能写出什么水平的作文?上一年级不满7周岁的他就写出了“我不感谢妈妈”的诗,历数妈妈逼着他刻苦学习,对他严厉管教,“逼我写练习册”、“每天给我出卷纸”、“每天让我写生字”,但最后神转折出现了……

前些天,杨锦麟又根据念错字这事儿写了一首诗《仓颉造字》:我把仓颉造字读成“仓yan造字”/家里人都笑了/因为我曾经把时髦读成“时宅”/这样的笑话闹了不少/妈妈说:你是太着急与知识做朋友了/但没学的字还不识你/另外,你也不会谦虚/请请别人,教教自己/我羞红了脸暗自决定:随身带字典!

刘欣老师说:“这么小的孩子能够自我反省甚至是自我批评,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把这些都写出来确实不容易。但我觉得不能定义为“智力超常”,而是孩子从小的知识积累很厚实,只有他心里有这些东西,他才能说出来写出来。”

对于爱写诗这件事,杨锦麟有些不好意思:“我平时看书挺多,看见别人写,我就背诵,有时候也记下来。我不知道我写得好不好,反正是自己心里的想法。”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张君:

经过媒体的传播和挖掘,各种显得超常的儿童被发现,我觉得这是一个令人欣慰和惬意的现象,引来众人“围观”也在意料之中。

类似的事情越多,越能说明孩子们的个性得到了尊重和发挥,他们的特长有机会健康地发展和展示,同时也证明他们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围观”之后更应该思考的是:性相近,习相远。每个儿童的天性都差不多,关键在于发现和引导。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超常儿童都是“习得”的而非天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就是要基于儿童的天性,在“习”上面下功夫。儿童的天性虽差别不大但取向却不尽相同,有的长于写作,有的长于表演,因此发现每个孩子的“潜力股”十分重要,这是教育的最初起点。

当然,儿童成长有其自己的特殊规律,有人早慧,有人大器晚成,我们在乐见大量超常儿童出现的同时,还要对其他儿童的成长留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编辑:强鑫

相关热词搜索: 6岁男孩 写诗 妈妈

上一篇:云南一女子冒充市政府领导秘书骗取邻居45万 下一篇:调查称超九成老人遗产不给儿媳女婿 这事儿你咋看?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