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幸福是什么
初到松溪小学时,我没有第一时间见到徐老师,那时,他正在给孩子们上数学课。
周校长把我带到了六二班的教室,在门口我看到了这么一幕——徐老师站在讲台上,用左手在黑板上写着数学公式,空荡荡的右衣袖扬得很高。
那一刻,他如此专注。
24年了,他仍旧是一位少了一只胳膊的代课老师。
他曾经有一年的时间离开过学校。但仅仅一年后,他再度回归。
对于他这个代课老师的身份,从同事到校长,都把这件事记挂在心上,可徐老师对此并不在意。
我问他为什么?
他只是满脸笑容告诉我,他喜欢和学生待在一起,能教给他们知识很幸福。他喜欢听到孩子们叫他“老师”,这两个字在他心里,沉甸甸的,是责任,也是荣耀。
他总说他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老师,只是做了一个老师该做的事。可是他的同事和学生却对他赞不绝口。
在松溪小学,他是颇受敬重的“阿陆老师”。教学成绩好,和孩子们关系好,一心一意扑在学生身上,是同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
就连周校长都有些羡慕地跟我说,“逢年过节,总有学生去看望阿陆老师,无论是已经毕业多久的。”
32岁的俞洪也是徐老师的学生。在他眼里,徐老师是他人生中遇到的难得的好老师,因为他是一个更关心学生生活,会引导他们去看更广阔世界的老师。
他为这些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面向世界的窗户。
在教育理念还落后的偏僻乡村,他利用课余时间带孩子们下棋,种花,阅读课外书……他用他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去学习,去探究,去体验,去热爱。
“和孩子们待在一起,并帮助他们成长,是很幸福的事。”徐老师这么跟我说。
在那个瞬间,我似乎理解了徐老师——独臂坚守讲台24年的徐老师啊,内心一定是一个丰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