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校园捐赠变成商业贿赂?江苏一校服企业被开罚单

社会新闻 现代快报 2018-11-23 09:56:49
[摘要]过去一段时期,不少学校校服采购不透明,一些校园腐败案的发生也导致大众舆论对校服话题比较敏感,校服采购更是管理机关执法时关注的重点领域。

\

△受赠学生签名

以南京市一区为例,首先是南京市困难生资助平台中名单上的学生可以减免,另外如果家庭确实困难,可以由监护人向学校申请,学校审核备案后也可减免。根据平台上的名单及学校申请审核通过的名单,区相关部门统一申请专项资助,由第三方机构直接对接校服厂家进行校服购买。这些学生本人都不用交纳校服费用。

该机构的校服减免费来源于社会热心企业及爱心人士捐赠,其中也包含了校服中标企业的爱心捐款。据记者了解,各企业的捐赠占总销售额的比例都有明示,合同中也有明确约定。这样既保证专款专用,也规范了校服釆购流程。

【争议】到底是"商业贿赂"还是"校园捐赠"?

贫困生的校服减免,目前缺乏明确的制度和规范引导,各地采取的形式不一:政府财政拨款、企业捐资、企业对学校捐赠等。中标以后以返点和签订补充协议形式约定贫困生校服减免款,应该被定性为商业贿赂还是校园捐助,是争议的焦点。

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新林律师表示,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有关商业贿赂的规定,经营者商业行贿的目的是为了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在实践中,对于企业主观目的的认定,需综合考量,要注意厘清"校园捐赠"和"商业贿赂"的区别边界,做到"不误打不放纵"。政府公权力的行使应当充分考虑价值导向。在行政执法实务领域,对不规范的校园捐助行为,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进行适当的规范和引导,防止将不能完全归责于市场主体原因导致的不规范校园捐赠行为,按照商业贿赂予以打击和处理,以免挫伤企业界对校园捐赠的积极性。

公益专栏作家和社会公共政策评论家周健表示,2015 年四部委出台中小学生校服管理意见,在鼓励企业向贫困生无偿提供校服的同时,并没有对执行方式进行明确规定。这可能是导致目前各地执行方式差异大的原因。对于相关尝试,政府要主动引导,不能把责任全部推给企业。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雄强调,各方针对本案讨论,将有助于厘清校服等广义"涉校事务"中政府、学校、企业、家长、学生各方的责权利,可以为政府后续出台针对性的管理细则提供参考。

伊顿纪德公司表示将向当地市级市场监管部门提交行政复议申请书。相关负责人称,对于贫困生校服款进行减免时有不完善的地方,给执法单位造成误解,表示真诚道歉。此次申请复议,主要为企业做贫困生校服减免的本心作出公开澄清。记者联系了杭州市富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此事暂不作回应。

编辑:王玮玮

相关热词搜索: 校园 捐赠 贿赂

上一篇:辽宁男子驾奥迪撞学生致5死19伤:嫌犯因夫妻矛盾厌世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