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天网,刚刚说了你走上街,三分钟就会被天网拍到,天网这个话题正在出现在各种影视题材中,大家知道贾樟柯的新片,讲的是江湖恩怨情仇,最后一个镜头是原来的麻将馆装上了摄像头,原来的电梯间装上了摄像头,黑社会没有办法像以前那样聚会、交易了,在技术的面前,传统的江湖在瓦解,会产生新的规则。
天网是城市大数据一个最重要的来源,我们该怎么管?我们今天的天网仅仅是为政府管理所使用,所以我们有很多诟病,社会上有很多批评,包括对隐私丧失的担心。南京做了创新,把天网的视频在手机上开放,每一个摄像头的点,可以调看交警和城市管理的摄像头,可以看这条路拥堵不拥堵。而且在每一个摄像头下面装一个二维码,你掏出手机就可以扫码,然后立即可以联系摄像头的管理方,大家不要小看这个创新,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创新,为什么这么说呢?以前当公安部门说这里发生了一起抢劫案,来到现场一看这里有一个摄像头,但是不是自己装的,到底是谁装的,打电话得问半个小时才可以搞清楚,公安都搞不清楚,更别说老百姓了。南京发生了一起案件,一个大妈发现自己的电动车被偷了,然后扫码联系到摄像头的管理方,然后这个大妈到监控室,一帧一帧的看,就发现偷车的人,直接截屏下来,通过微信报警,警方通过这个照片一个星期把案件破了。
大家想想没有这个中国大妈,没有这个二维码,警方是怎么破案的?报案了,警方来到现场提取证据,一看有摄像头,警方再回到监控室,警察坐下来看一帧一帧的看,警察有那么多时间吗?这是最普通的盗窃案,每个辖区每天都可能在发生,所以开放数据,这是我们城市的一个未来,我们的天网也要逐渐成为一张开放的天网,它不仅仅是管理,它还要服务,要服务全社会。
我曾经接受过一个采访,主题就是大数据源于人民、管理应该从社会层面体现它的价值,我们的政府今天必须知道数据不是一个部门的,数据是政府的,政府叫你联,你就应该联。准确的说,数据也不是政府的,数据是属于社会的,更准确的说数据是属于人民的。
我们今天的数据要像税收一样,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就是数据。我们在数据2.0时代,每个人都向社会贡献数据,你在互联网上、你在微信上,一举一动,一个滑屏就是一条数据,它会记录下来,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数据,你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刷微信,刷微信是在干什么?是在刷数据,你在看数据,数据也在看你,数据记录你的一举一动。我们城市今天的天网在产生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怎么用?它应该用来服务人,不仅仅局限在管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