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记事本,上面有不少红手印和各种汇款票据。类似这样的“红手印”,最早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
8000多个红手印的暖心故事
走进候车大厅的旅客服务处,华商报记者看到一本2016年的记事本,上面有不少红手印和各种汇款票据。类似这样的“红手印”,最早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为给因丢失钱财无法购买车票的旅客提供出行便利,火车站的工作人员以个人名义在银行注册账户,先以“红手印”为凭证将自己的钱借给旅客,待旅客返家或联系上家人后,再将钱款汇入账号。转账后工作人员会拿着银行卡在附近银行取钱。几十年来,累计有8000多个红手印。
随着“互联网+智能服务”的推广,手机移动支付、网上银行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旅客不需要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购买车票,“红手印”已经成为封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