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政企快线 > 开发区报道 > 曲江新区 > 正文

70年前今日,西安解放!

曲江新区 曲江新区 2019-05-21 13:35:49
[摘要]70年前,1949年的春天,九州解冻,万象更新。

  70年前

  1949年的春天

  九州解冻

  万象更新

  微信图片_20190521133820.jpg

 

  |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如火如荼,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个战场摧枯拉朽、捷报频传。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召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歼灭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

  长年征战大西北、所向无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遵照毛主席、朱总司令命令,首先开始了进军关中、解放西安的伟大征程。

  

微信图片_20190521133830.jpg 


  |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发出向关中进军命令| 

  1949年5月20日拂晓

  人民解放军强渡渭河

微信图片_20190521133834.jpg

    上午11时

  解放军进抵西安西门

  上午12时

  红旗飘扬钟楼楼顶

  下午2时

  古都西安完全被人民解放军控制

  一野六军军长罗元发等随同部队进驻古城

  西安解放!

  

 
 解放西安之战,人民军队自咸阳强渡渭河到占领钟楼市中心,仅用了6个多小时,毙、伤、俘国民党军1274人,缴获各种枪械1973支,高射炮、山炮等21门,各种弹药91万余发以及大批军用物资。

  同时,人民解放军收编阵前起义的西安市民众自卫总队、西安团管区司令部和榆林国民党第二十二军的新兵总队共约6400人。

  

  彼时的西安

  红旗、歌声、号角……

  驱散了久驻古城的阴霾

  人民得到了解放

  城市得到了新生

  伟大的十三朝古都

  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丨第一野战军六军举行解放西安入城仪式,解放军在北大街受到群众热烈欢迎丨

  1949年

  5月21日上午

  阳光灿烂,春风和煦。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的入城式!

  5月24日

  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

  5月25日

  西安市人民政府宣布成立。

  5月26日

  中共西安市委召开第一次会议。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昂首阔步地迈向灿烂美好的明天。

  丨美丽西安丨

  念往昔峥嵘岁月,

  看今朝天地壮观。

  微信图片_20190521133906.gif

 


  70年前的5月,人民解放军一野六军强渡渭河,就从“西北第一镇”——三桥,奏响了解放西安的序章。

  彼时,这里一片荒芜,满目疮痍;如今,这里高楼林立、车流川息……

  微信图片_20190521133908.jpg 


  丨如今的三桥丨

  70年前的5月20日,人民解放军强渡渭河成功,其中一条进攻线路就是从三桥直捣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而向北门挺进,解放西安。时人回忆说:“当年解放军到了三桥,当地的铁路工人和群众激动不已,主动为解放军开动火车,运送英雄直抵西安火车站。”

  微信图片_20190521133911.jpg

 

  随着解放后西安城市骨架的拉大,铁轨纵横交错,公路四通八达,往日的麦田上早已建起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三桥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和商贸胜地。今非昔比、焕发新颜的三桥,向南来北往的人们展示着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发展的喜人变化。

  70年前的5月20日清晨,一野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强渡渭河后,一路追击残敌逼近西关,敌自卫总队放弃抵抗,主动打开城门,迎接解放军进城,让屹立了数百年的西门—安定门,免于炮火的摧残。时任第六军军长的罗元发回忆西安解放的历史时曾写道,解放军“不费一枪一弹”顺利进入西门,进城后,西安人民群众有的高举红旗,有的手捧茶水,拥立在街道两旁欢迎军队。一群群学生更是高呼口号,向解放军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敬意。

  微信图片_20190521133914.jpg

 

  丨安定门丨

  如今,西门附近的环城西苑,怡人美景美不胜收,这里已经成为集城市绿地、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景观园林,向市民游客免费开放。每到夜幕降临,璀璨灯火映照着古城墙,市民游客纷纷来此娱乐休憩。这里风格各异的酒吧,成为年轻人夜生活的首选地。与此同时,随着顺城巷内各色餐馆、咖啡厅、画廊、青年旅社的入驻,多业态聚集的“城墙文化”吸引着消费者,让安定门真正成为西安的一张旅游名片。

  微信图片_20190521133916.jpg

 

  丨环城西苑丨

  

微信图片_20190521133918.jpg微信图片_20190521133921.jpg 


  70年前的5月21日上午,解放军在南门(永宁门)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入城式。数十万西安人民涌上街头,敲锣打鼓,高呼口号,热烈欢迎人民子弟兵进城,庆贺古城的新生。

  丨西安人民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进城丨

  如今,古老的永宁门辉煌壮观,传统与时尚交相辉映,仿古入城仪式广迎四海宾客,被誉为城市的“会客厅”。焕发新生的南门不仅展现了西安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也演绎着时尚现代的潮流风情。

  

  

  丨如今的永宁门愈显大气辉煌丨

  70年前的那个5月,大华纱厂工人英勇护厂迎接西安解放;如今,这里华丽“转身”成西安时尚、前沿的文化艺术街区,成为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典范。

  

 

  丨如今的大华·1935已经成为西安文艺街区丨

  

 


  70年前的那个5月,他们勇立潮头,用实际行动迎接了西安解放。直接率军解放西安的罗元发、为西安解放手绘军事地图的刘洛克、红色特工吴柏畅、革命英雄韩夏存、大华纱厂工人、千千万万的西安人民……他们,组成了一个令人感念、永世不忘的英雄群像。

  岁月将历史封存,带走了一代英雄忠魂,但他们闪光的精神得到了永生,永远照耀后人前进。

  

 罗元发

  

  刘洛克

  

吴柏畅

  

 

  韩夏存

  老西安火车站、报话大楼、钟楼书店、钟楼邮政局、人民大厦、莲湖公园……这些老建筑或见证了西安解放,或因西安解放而生,如今它们已成为西安地标建筑之一,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与这座城共发展、共繁荣。

  

微信图片_20190521133951.jpg 


  丨报话大楼丨

  微信图片_20190521133954.jpg

 

  丨现位于东大街端履门北口的钟楼新华书店丨

  

微信图片_20190521133957.jpg 


  丨钟楼邮政局丨

  

 

微信图片_20190521134000.jpg

  丨人民大厦丨

  

微信图片_20190521134003.jpg 


  丨莲湖公园丨

  70年后的今天

  硝烟远去,岁月静好

  英雄的名字和功绩

  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

  与古城同在

  在庆祝西安解放7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回忆过去难忘的岁月,缅怀奋斗牺牲的先辈和烈士,由衷感念如今的和平年代,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微信图片_20190521134009.jpg 

  丨和平美好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丨

  正如西安刚解放就参军入伍,86岁的老人曹来学说的那样,当他回首悠悠岁月,不禁潸然泪下,70年前西安解放的场景浮现眼前、历历在目。他哽咽着说:“往事不堪回首,西安解放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带来了幸福,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

  

微信图片_20190521134012.jpg 


  丨曹来学参军时的老照片丨

  70载,砥砺奋进

  70载,沧桑巨变

  70载,光荣与梦想

  经过一代代人民的接续奋

  一个光辉壮丽的新西安

  屹立在世人面前 


  微信图片_20190521134015.jpg微信图片_20190521134018.jpg

 

  丨西安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丨

  70年

  西安经济从1957年全年社会总产值完成14亿元,到201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349.86亿元;

  从改革开放前,西安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速度7.6%,到1979-2017年,以年均12.1%的速度递增,高于全国平均增速(9.5%)2.6个百分点。(链接:数说70年 | 从14亿到8349.86亿 大西安奋斗史波澜壮阔~)

  2018年,西安经济总量迈上8000亿元新台阶,进入全国20强;

  2019年,全市一季度经济总量1995.36亿元,实现首季度“开门红”;

  按照既定目标,西安将在2020年实现生产总值超过万亿元,进入中国GDP万亿俱乐部。

  2018全球最具发展潜力新兴城市、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最成功40个城市、中国全面小康特别贡献城市、全国十大正能量城市,以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书店之都、东亚文化之都,新近入选2019全球城市宜居榜单,获评全国营商环境城市十强……奋斗正当时,大西安前途可期。

  微信图片_20190521134021.gif

 

  新时代的大西安,秉承着先人开拓文明、矢志奋斗的勇气和精神,乘着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的东风,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道路上,阔步迈进!

  


  70载

  波澜壮阔

  大西安改天换地

  新时代

  我们不负先烈

  矢志不渝

  继续努力奔跑

  “大西安,明天会更好!”



来源:曲江新区

编辑:李雨桐

相关热词搜索: 70年前 西安 解放

上一篇:朱雀国家森林公园2019秦岭之巅挑战赛盛大开启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