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这个团队已完成了18位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拍摄、整理、储存、保护工作,最终将制作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网站,用多媒介手段进行推广和传播。
记者见到了一组摄影作品,拍摄的内容是民间竹扎技艺,每一个步骤、每一件作品的样式、如何制作等都一一展现。团队成员说,这组图片获得了“2019年度全国高校摄影优秀毕业作品年展奖”(全国仅20组获奖)。他们认为,对非遗传承人工作环境采取这种“接片”拍摄可以更好地呈现原始面貌和现场信息。而对非遗制作过程的拍摄则力求精细,甚至对非遗制作工具都进行了单独拍摄,而对非遗人制作成品的大量拍摄,是为了让观者能更直观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色。
过去十年中,他们拍摄的非遗摄影作品曾在大理国际影会、平遥国际摄影节、连州国际年展获奖。张辉的非遗摄影作品还曾在美、法、德、日、韩等国办过展览,希望借此唤起人们对陕西非遗的关注。
作为一个小团队,他们的非遗保护拍摄也遇到过一些困难,比如交流问题。很多非遗传承人的年纪已经偏大,说方言的居多,而拍摄团队成员只有一位陕西人,其他成员在拍摄过程中与非遗传承人存在语言沟通障碍,采访很不容易。此外,制作时间和经费有限,因此,很多制作过程无法全面、多次进行展示。
目前,这个团队正在建立非遗网站,他们希望使受众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停留在老艺人的手中,这些技艺经过现代化环境的洗礼也可以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