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南梁油田所属11个生活保障点取暖及炊事用能已全部告别烧煤或燃油的历史,用上了绿色清洁的伴生气。”9月25日,长庆采油二厂南梁作业区副经理刘敏告诉记者。近年来,长庆油田积极利用伴生气资源,不仅节约了成本,还从源头杜绝了环境污染,大幅度削减了安全隐患。这仅是长庆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油气生产一直是高危行业。长庆油田开发之初就面临着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近50年来,长庆油田狠抓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决心始终如一,本着“建设一个油田,改善一方环境;修建一座井站,增添一片绿色”的发展理念,最终将长庆油气生产建设区建成了今天的绿色环保示范区。
长庆油田把鄂尔多斯盆地植被恢复和水源保护作为环保工作首要任务。在黄土高原,形成了南梁林缘区、华池水缘区、西峰农缘区、马岭老油区、镇北库缘区等五种生态保护模式,栽植各类树木13.62万株,为黄土高原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绿色。在毛乌素沙漠一线生产现场,绿化与工程项目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各采气厂应用“泥浆不落地”工艺,实现了经处理过后的泥浆、废液水等无害物质的回收再利用。长庆采气四厂始终坚持“建一个气田,留一片绿色”原则,走“绿色开发”之路,通过栽种树木、铺设防护带、设置沙障等手段治理风沙,累计防风固沙、恢复植被面积达到3.7万亩,种植绿植11.22万株,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
长庆油田在王窑水库周边关停油水井、集输站点和集输油管线搬迁基础上,先后投资9500万元在王窑水库上游杏子河干流上投资修建了“六闸六坝”工程,确保了40万延安市民喝上放心水。今年,长庆油田严格执行中央关于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重大决策部署,制定了巴家咀准水源保护区生产设施有序退出方案。长庆采油十一厂已累计投入3亿余元资金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类工作,并计划分5批对涉及水源保护区内的采油井进行封井,集输管道和站点进行改线和拆除等工作,共绿化井场、场站、道路、碳汇林3万余亩,实现了油区资源的绿色开发。
长庆采油十二厂庄一联合站入站的1050立方米采出水经过道道工序后变成清水,全部回注地层,补充地层能量,避免环境污染,实现了油田科学开发和周边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采油三厂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全面推进绿色作业、清洁作业,通过推广带压作业、井筒密闭清洗技术,现场作业做到井口不流液、污油不落地、污油污水全面回收……在这一个个环保措施下,长庆油田为保护环境提供全方位、立体式、无死角的安全呵护,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了力量。(通讯员 杨绍军 张鹏飞)
编辑:王傅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