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这是最好的答案!

滚动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马虎振 2019-11-28 21:03:09
[摘要]11月28日下午,华商报记者随机采访几位西安市民发现,不少上班族家长都比较注意培养的孩子劳动能力。

  提起“劳动”这个词,很多市民可能并不把它和教育联系到一起。但从现在起,作为家长的你一定要重视劳动教育了。

      省政协协商创新发展素质教育 劳动教育被高度重视

  据新华社报道,11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在会议上审议通过。

  11月28日上午,陕西省政协就“创新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议题召开省政协远程月度协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政协榆林市委员会、民革陕西省委员会均就劳动教育提出了建议。

  “劳动教育在家庭中被软化、在学校中被弱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现状不容乐观……学校、家长和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劳动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客观上忽视了劳动教育;一些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业成绩,不愿让孩子多参与劳动;应试教育挤占劳动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部分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缺乏,轻视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德智体美劳等素养发展不均匀……学生在行为习惯、道德准则,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没有机会和时间从事社会服务、生产劳动、家务劳动,个人生活都由家长包办,部分学生不同程度的形成攀比、啃老、不劳而获、歧视劳动的习惯和心理,缺少劳动创造的意识和能力,不愿劳动、不会劳动,甚至没有能力料理自己生活,更无法担当家庭责任、社会责社。”

  问题分析得不可谓不深刻。

  家长声音:想让孩子参加劳动 但平时很少有机会

  11月28日下午,华商报记者随机采访几位西安市民发现,不少上班族家长都比较注意培养的孩子劳动能力。但限于条件能让孩子进行劳动锻炼的机会并不多,更多的是重在通过劳动或实践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市民李先生的女儿今年8岁,上小学三年级。李先生说,孩子现在可以扫地拖地、洗小件衣服,或者替家长跑腿送东西,其他什么事基本没让孩子做过。

  市民沈女士的儿子上四年级,今年9岁。“孩子在学校参加的劳动主要是拖地、擦黑板等。在家里偶尔扫地拖地,另外经常帮助大人去取快递。袜子自己能洗,但经常自己不洗等着大人洗。吃完饭偶尔也帮大人洗碗,但不是太主动,大人不要求就不做。但通过这些简单的劳动,孩子还是得到了锻炼。”

  市民袁女士的儿子今年17岁,今年上高三。“孩子自己的鞋自己刷。刚上初中就开始学做饭,现在一直比较喜欢做饭,让他炒四个菜是没问题的。扫地、拖地这样的活孩子会,但习惯了我大包大揽,就基本不管了。至于其他劳动机会也很少,在城市里也没有干农活的机会。但孩子通过劳动和动手具备了基本生活技能,现在让他独自生活我还是能放心的。”

  市民马女士的女儿今年也是17岁。马女士说,“女儿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可以自己叠被子,上小学后我要求她自己的事自己干,自理能力慢慢增强。但整个小学阶段总的来说,在家里劳动是比较少的,因为一般都由大人代劳了。初中放暑假时,我曾经带孩子去养老院做义工来锻炼劳动能力。现在上高中了,生活自理能力没问题,在学校的宿舍卫生和舍友一起打扫,还获得过学校表扬。由于学习任务重,没多少时间,我主要是让孩子通过动手和实践来培养各方面能力,比如外出旅游提前让她进行攻略,这算是脑力劳动吧。”

  “我也希望让孩子多参加劳动锻炼,但机会确实很少。即便是去养老院做义工,还需要熟人介绍才可以。”市民马女士说。

  特别案例:劳动和实践让孩子获得很好的成长

  通过劳动和实践锻炼获得成功的例子也有。

  西安市民李先生来自南方,女儿现已参加工作。他说,自己特别注重培养女儿的基本生活技能,幼儿园时女儿就能自己系鞋带、叠被子、洗袜子,5岁时独自去买酱油。小学时我带着她一起在小区院子里捡垃圾,洗碗、做饭等家务劳动也经常做。十五六岁刚上初中时,我就已经对女儿很放心了,她暑假一个人跑到天津去玩了好几天。高中毕业后,女儿到波兰去读大学本科,研究生在法国巴黎读书。常年自己一个人在国外,所有问题都自己解决,经常自己做饭吃。“回顾女儿成长过程,劳动和实践锻炼对对她的成长帮助很大。”

  今年8月23日,华商报报道的“包子男孩”赵泽华,是在城市生活的参加劳动锻炼比较多的孩子。这个7岁的孩子帮父亲在西安市高陵区杨官寨综合市场经营的“勤兴包子店”里擀包子皮,在店里帮忙一年多,擀包子皮动作飞快,一天能擀500-700个包子皮。孩子的爸爸赵兴民说,希望从小培养儿子热爱劳动的习惯,锻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大儿子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从小爷爷奶奶舍不得让他干活,直到进入社会碰壁后才知道要吃苦。”据了解,赵兴民努力让儿子全面发展,除了文化课,还让儿子还上搏击课、钢琴课,搏击课比赛得过冠军,钢琴弹得也不错。

  据媒体报道,哈佛大学的一项跟踪调查结果显示,20年后爱做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差别很大,失业率是 1∶15 ,犯罪率是 1∶10 ,收入相差 20% 。而且,爱做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健康。

  民革陕西省委员会建议: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那么究竟该如何解决想参加劳动锻炼却没有机会的问题呢?民革陕西省委员会建议,制定中小学劳动教育纲要,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小学三年级以上设劳动日或劳动周,有课时和学分要求,如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普通高中每周不少于1课时。主要通过家务劳动、农业劳动、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职业体验等方式进行,各地根据教学实际分散或集中安排课时。劳动教育课学分作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必修学分之一。

  制定劳动课教育主题活动内容可包括:生活类劳动课程(烧水做饭、洗衣叠被、床铺整理、洗碗抹桌、扫地拖地、大扫除等),农业劳动课程(播种、除草、种植、施肥、灌溉、收获、野炊等),学工劳动课程(陶艺、编织、科技制作、木工、金工、水工、电工等),考察探究课程(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社会服务课程(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科技创新体验与实践(如科技发明与制作探究与试验、科技创新应用实践与学习体验等)。

  此外,建议创建农业生产、工业体验、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劳动教育实验基地,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共育。积极组织开展校外劳动,加强与社区、村(居)、厂矿、企业等联系,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劳动教育。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报社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劳动能力 答案 培养

上一篇:西安市发布2019年市场工资指导价位 适合于不同企业的需求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