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西北大学“2020院士新年论坛”举办 多位院士提出真知灼见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9-12-23 17:44:53 编辑:报社方正 作者:马虎振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考核应有利于创新,绝不能成为老师头上的紧箍咒”

都有为院士.jpg

  都有为院士在演讲中说,创新是科学的灵魂,需要自由思考的空间与时间。兴趣、爱好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个人的创新性是主要因素。牛顿的力学和经典物理学,源于对天体运行的好奇心;达尔文的演化论源于对大自然丰富多彩的探究;量子理论产生于经典物理无法解释原子光谱,光电效应等科学问题的解释。

  “我在科学网上看到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周程教授提出一个问题,他说2000年以来日本每年一个诺贝尔奖,日本靠的是‘票子’、‘帽子’吗?在中国‘帽子’满天飞,到底帽子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科技发展吗?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周程提出三点:一是全面改良科技创新的土壤比定向培养苗子成效更大。他从日本的诺贝尔获奖得出获奖前有些人很不被看好,甚至没有获得博士生‘帽子’。人才的培养多元化,关键是要有培养人才的土壤,而不以帽子决定。二是前辈学者的正面示范有时胜过‘帽子’、‘票子’和‘位子’的奖励。根据他的统计,获奖工作平均41岁,国内年轻人的精力都花在短平快,能够戴上‘帽子’,我认为这反而影响真正的原创性的科技产生。三是没有稳定充裕的研发经费支撑,很难有真正且持久的‘无人区’自由探索。很多诺贝尔奖都是‘无人区’,这样的探索往往得不到一定的资助,经费资助是获得源创新很重要的因素。假如在‘票子’、‘帽子’、‘位子’弱化的情况下,内在动力对驱动科学家不断进取的主要因素是科研兴趣和使命意识。”

  “创新的核心是人才,如何考核人才?考核是促进人才培养,考核应当有利于创新,使教师有一个自由思考,宽松的空间与时间,而不能成为老师头上的紧箍咒。以论文的篇数、影响因子作为主要指标来衡量教师的研究工作不是科学的,甚至会扼杀创新,滋长浮躁甚至造假。原创性强的往往难以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刊物上,诺贝尔奖不讲刊物级别。比如说,高温超导氧化物得了诺贝尔奖,文章发表在德国物理刊物;屠呦呦被人认为是‘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历,无院士头衔,无留洋经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才有利于人才培养。”

  他提出,科学的考核制度应该有利于科技创新。“建议不采用量化指标,数文章篇数并不科学。建议广泛争取老师的意见,提出合理而科学的考核方式。我觉得要大学共同思考,在学校的领导下考虑最科学的考核方式。建议采用年终进行学术交流,教师进行自己的研究工作介绍,重点是分享你的工作创新在什么地方,已经取得什么成果,将来准备怎么做,要把思路讲清楚,学术委员会对他的工作提出意见或者进行肯定等。最后,目前的工资是绩效+基本工资,基本工资很有限,绩效工资高得多。假如一个教授对某个科学问题很感兴趣又得不到资助,他没有绩效工资,因此不可能把自己的精力完全投入在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上。我觉得工资要有适当合理的比例,让他有尊严、舒心的生活。”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西北大学 新年论坛 院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