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非典,全世界都在保护90后;2020年的新冠肺炎,90后没有退缩,来参与保护全世界,打起疫情防控这场硬仗!今天,他们穿上这一袭白衣,成为疫情防控的战士,成了抗击疫情的骨干!
“我年轻,请安排我上湖北籍人员医学留观一线”
“没有负担,我可以坚持在留观酒店值夜班”......
这些话语,均出自碑林区东关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后医务工作者。疫情发生到现在,他们坚守在工作岗位,忙碌在疫情防控一线,从未离开。在来势汹涌的疫情面前,这样的“90后”不胜枚举。
行走的“小药箱”成了居民的“贴心人”
刘乐,帅气阳光、热爱马拉松跑步的小伙子。他是中心家庭医生团队的一员,也是中心唯一一名男外科医师。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西安繁华的大街小巷空无一人,但在东关南街辖区有这个一个手提药箱奔波在社区的身影,他就是刘乐。
“叮铃铃”值班电话响起,“我是曹家巷社区居民,我因骨折,在家休养,现在到了拆线的时候,我和老伴年纪大,因为疫情联系不上外出的车,不知咱们社区医院能不能上门帮我拆线换药.....”疫情当前,一切为健康让路。刘乐接到电话,迅速穿好隔离服,提着小药箱奔赴居民家中。在疫情防控期间,他深入社区开展居家隔离医学留观和解除任务的同时,手里总是提个“小药箱”,遇到换药、手外伤的居民主动开展便民服务,他的“小药箱”成了社区居民的“贴人心”。
疫情当前,我要回去上班!
魏季花,中心党务专干,一个多才多艺、工作严谨的文艺小青年。忙碌了一年的行政工作,腊月二十七刚回到甘肃老家准备和家人团聚过大年的她,腊月二十八日看到因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严峻单位职工不休息的通知后,她急切地对妈妈说:“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居民的健康守护者,疫情出现,我们的工作量会很大,我要回去上班。”妈妈惊讶地看着女儿:“现在甘肃下着大雪,出门艰难,再说票也不好买呀。”“倔强”的小魏不听妈妈的劝阻,抓紧在网上抢购了西安的车票。腊月二十八日深夜11点,爸爸开车,妈妈含着泪水送女儿登上了返回西安的列车。
腊月二十九日她准时出现在工作岗位,是第一个从外地返回岗位上班的职工,这一天也是她唯一一次离开家人在外过的26岁生日。进入工作岗位,从年三十忙到了现在,中心对外协调、信息报送、后勤保障、电话值守、突发性工作任务她样样完成的很出色。
女儿,你是我们的骄傲!
宋一乐,一名95后的小姑娘,2017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带着满腔的热情、蓬勃的朝气来到中心。作为一名年轻医务人员,平日里她虚心好学,工作认真,在健康自助体检小屋负责慢病管理,面对前来体检的年迈老人,她耐心细致,温暖人心的言语,赢得了老年人的一致赞扬。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她一个作为家中独生子女,用响亮的声音请愿:“我没有负担,我可以一直工作在一线”。承担湖北籍医学留观任务以来,她昼夜工作,有时候只休息两个小时,为了节约防护物资,多少次和衣小憩,这画面让人泪目,让人感动。多日未见到她的父亲特地发来信息鼓励她:女儿,家里面的事情你不要担心,你是我们的骄傲,好好干,注意安全!
疫情防控一线,像她们这样的90后在碑林区东关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有很多,他们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成了居民和患者的贴心人。打起疫情防控这场硬仗,90后没有退缩!勇敢的90后,为你们骄傲,为你们点赞!优秀的一代,敢于担当的一代!
行走的“小药箱”成了居民“贴心人”——全科医师:刘乐
疫情当前,我要回去上班—党务专干:魏季花
女儿,你是我们的骄傲—慢病管理专干:宋一乐
编辑:张梦洁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