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年初,西安市各社区围绕社区党建、小区治理、环境提升、矛盾化解、活动举办等内容,分别列出了“一年10件实事”清单。近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走访多个社区,了解到社区将一张张“实事清单”变成了“幸福账单”。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承载着万家灯火。
日前,华商报推出《社区治理·你我共建》专栏,聚焦西安市各个社区,特别是“华商报·108坊故事”社区联系点,分享在基层社区治理中那些让“陌邻”变“睦邻”、让“痛点”成“亮点”、让“治理力”转化为“幸福力”的创新实践。同时,欢迎社区或者居民提供线索,向华商报讲述所在社区的生动故事。
莲湖区汉城东路社区
旧厕焕新颜 破损管道已更换
8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莲湖区土门街道汉城东路社区,社区书记权艳拿着今年的实事清单说,目前社区已完成9件实事,剩余1件实践活动也将于近日开展。
说起今年清单中问题解决的过程,权艳告诉记者,辖区西正小区内有间公厕由于建设时间长,环境及卫生设施都不是很好,小区居民抱怨不断,今年8月这一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原来水泥墙角结着黑垢、地面常年湿漉漉黏着杂物且隔着老远就能闻到臭味。经过翻新改造后有了大变样,瓷砖白墙、通风系统、崭新洁具,最重要的是重新安装了隔挡,不像之前老式的那种没有隐私,而且还有专人负责打扫卫生。”权艳称。
小区一位居民称,厕所改造大大改善了环境卫生,院子里的老人纷纷叫好。
此外,今年3月,在社区的协调下,西正小区增设了20个停车位,小区内设置了智能快递柜,增添了小区车辆进出的门禁系统,保障了小区居民的安全。
谈到今年解决的较为繁琐的事情时,权艳表示是清单里的第10个:给荣兴小区10号楼、12号楼更换上下水管道,最终于6月更换完毕。小区这两栋楼建成有二十多年,铸铁管道老化严重,从去年开始时不时就出现破损爆管,造成居民家中漏水严重。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社区联合物业于今年上半年开始入户走访协商解决方案,最终决定更换上下水管。但由于物业资金紧张,协商后决定先由每户业主出钱集资,物业分三到四年再把收的钱返还给业主。
10号楼一位居民称:“今年终于把上下水这个老大难问题解决了,再也不用担心爆管停水,大家用水也更安全和方便。”
权艳称,除了清单中的10件事,社区平时也会接到居民反映的一些问题,都会采取居民“点单”、社区“接单”的模式来解决处理。
新城区福邸铭门社区
除去4件实事贯穿全年 其余都已完成
8月19日,新城区韩森寨街道福邸铭门社区书记蔺倩告诉记者,社区党组织2025年度“一年10件实事”清单中,目前已基本全部完成。
在蔺倩拿出的清单中,记者看到每件实事的后面都详细列举了解决的措施、完成时限和责任人。“成立‘小哥驿站’满足新就业群体需求的事情,社区已经和正在装修的商铺谈好,等商铺装修完毕后驿站就能建成,届时方便快递小哥休息、提供热水、充电等多种服务,快递小哥在老年餐厅用餐也有一定的折扣。”蔺倩称。
辖区老年人较多,社区人员走访调研中了解到,不少老人希望能在卫生间、卧室、厨房等重点生活区域安装防滑扶手、床头呼叫器、计时器等设施。蔺倩表示,基于这个问题,社区将联系爱心企业为辖区老人们开展“搭把手”行动列入了今年的清单。“7月开始计划,8月安排走访,目前共摸排了10户独居老人,并根据每位老人的实际需求进行了定制,计划近期到老人家里安装。”。
谈到居民们最“头疼”的事,蔺倩说是清单中的第九个:解决22街坊小区门口垃圾堆积问题。蔺倩称,22街坊的垃圾站设置在小区里面,前面几栋楼有的居民图方便,将垃圾扔在小区外的路边,夏季炎热气味难闻,不少居民向社区反映。社区立即联系小区物业,经过协商决定由社区、物业以及志愿者定期对垃圾进行清扫消毒。“在几方的努力下,乱扔垃圾的情况已基本杜绝,路面卫生保持良好。”
另一件是解决福邸铭门小区损坏水表更换问题,社区前后也协调了多次,最终自来水公司免费为居民更换。
蔺倩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社区通过开展“新邻里”矛盾纠纷调解室提升、“搭把手”项目、“邻家儿女”共享计划、成立“小哥驿站”、“行走的成长课”项目、“安全守护”专项行动等十件实事,让群众幸福触手可及。
雁塔区永松路社区
若有实事今年未完成 明年将继续跟进
8月20日,在雁塔区小寨路街道永松路社区外的围栏上,有一块“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展板,上面公示着社区今年的10件实事清单及进展情况。记者看到丰富居民大课堂内容、增加社区夜校课程、机关小区成立业主自治组织等已完成,其余事情目前正在推进。
社区副书记李娅娅告诉记者,展板上部分正在推进的事情中,大部分已经协调了,剩余的就是再等一些政策性的审批结果,其中提升社区硬件服务设施的经费已经拨付,预计9月份开始施工;机关小区地下自来水管网改造预计在近期实施,为行动不便居民配备生活便携器械、增添文体活动器械等已经申请上报。
“我们社区列出的10件实事与别的社区可能有所不同,一些事情单靠社区无法独立完成,一些政策性的东西还需要对接相关单位来共同完成。我们展示的目的是让居民知道社区一直在关注这个事,如果今年没有完成,明年将继续跟进。”李娅娅说。
莲湖区火西村社区
已完成6件实事 其余也在有序推进中
8月19日,莲湖区红庙坡街道火西村社区书记王颖群说,社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征集居民意见,既高效又贴心。面对资金、人力和物资的挑战,社区没有退缩,积极行动,通过共驻共建、居民协商、商企赞助和居民助力等多种途径克服困难,目前已经完成了6件实事,剩下的4件也在有序推进中。
记者了解到,社区实事清单中的第二个果园新村周边环境卫生及出行不畅的问题,华商报“社区治理你我共建”栏目专门进行了推进报道,通过社区召开多部门协调会,对多年的顽疾问题有了推动性进展。王颖群称,“新闻报道后,其中一家驻地单位立即对果园新村周围的垃圾进行了清理,前几天我还和另一家驻地单位联系,对方表示正在走审批手续,待下来后开始加盖围墙,清理占道的车辆,预计今年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王颖群表示,火西村社区采用“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模式,通过数字化问卷、新媒体平台与实体座谈会、入户走访相结合,精准聚焦居民急难愁盼的十大民生项目。面对资源困局,社区构建多元共治机制:依托党建联席会撬动共建单位资源,通过民主协商议事会凝聚群众智慧,联动辖区商企提供资金设备支持,发动居民志愿者积极助力参与,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治理闭环。目前已高质量完成充电桩加装、单元门维修、开办公益手工课堂等6个项目,家属院破损路面修复、家属院周边环境卫生及出行不畅等4个项目正有序稳步推进中。
雁塔区东仪社区
协助、督促东仪路小学学生待转区改建项目完成
在雁塔区长延堡街道东仪社区内党务公开展板下,记者看到社区“一年10件事”的统计表上面详细列举了实事的承诺征集方式、实事类型、承诺事项、计划措施、办理事件以及责任人等,而且表格里详细记录了各个实事的相关内容。
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宋长军表示,目前,彻底完成实事3件,6件有进展正在有序推进中,剩余1件的社区服务活动将在10月进行。
谈到今年解决的印象最深刻的实事,宋长军表示为今年6月社区协助、督促东仪路小学学生待转区改建项目的完成,“该项目通过合理规划建设和科学管理,有效缓解学校周边交通拥堵,提升环境质量,保障师生和家长的出行安全。”
在社区治理模式创新中,东仪社区摸索出了自己的管理经验。宋长军表示,社区党委探索出了“党建+社会组织”“党建+志愿服务”“党建+网格化管理”等治理模式,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格局。通过居民自主治理方式,实现了政府、社会和居民的良性互动。此外,社区搭建参与平台,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活动,来增强居民归属感和责任感;建立了“双报到、双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下沉社区机制,并通过表彰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居民和志愿者,来激励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
“通过这些措施,社区不仅提升了小区的绿化和环境质量,还极大地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宋长军称。
小事办实,民心自暖。采访中,各个社区书记均表示,居民发来的每份“订单”,寄托着他们对社区的盼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切实做好居民的贴心人。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杨平
编辑:王莉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嫦娥六号月壤样品揭示月球阿波罗盆地形成于41.6亿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