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政企快线 > 开发区报道 > 浐灞生态区 > 正文

浐灞来的“牛脾气”博士 让村民吃上“幸福水”

浐灞生态区 浐灞生态区 2020-09-05 12:05:13
[摘要] "水管直接到厨房,龙头一拧,干净清澈的水就出来了。 "自来水管道接进家,临潼区仁宗街道壕栗村村民陈凤轩不禁竖起大拇指,而在几年前,他家的饮用水还是靠山沟里搜集的泉水,通过水泵抽到山上,自流到家里,遇到枯水季节,他只好用水车四处拉水吃,吃水难的问题困扰了他大半辈子。

浐灞生态区对口帮扶村壕栗村

曾因季节性缺水而困扰了村民多年

然而一位水利专家的到来

彻底解决了这个多年来的愁事

这人不是别人

正是浐灞生态区驻壕栗村第一书记李学军

\

浐灞驻壕栗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李学军(中)在讨论问题

世代季节性缺水用水成老大难

"水管直接到厨房,龙头一拧,干净清澈的水就出来了。"自来水管道接进家,临潼区仁宗街道壕栗村村民陈凤轩不禁竖起大拇指,而在几年前,他家的饮用水还是靠山沟里搜集的泉水,通过水泵抽到山上,自流到家里,遇到枯水季节,他只好用水车四处拉水吃,吃水难的问题困扰了他大半辈子。

提起壕栗村,这个临潼海拔最高的村,每年缺水季节水位下降,水不够用的问题便一直困扰着村民。

\

仁宗街道壕栗村村民平均居住海拔高程1300米

尤其是居住在山坡上的老百姓,常年使用池塘、水潭的水,水质差、水量少、取水不便成了大家的心病。

刚到壕栗村,看到为吃水问题发愁的村民,水利博士出身的李学军便来了"牛脾气"--他不相信村民们的吃水问题在他的手里得不到解决。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李学军发现,壕栗村村民平均居住海拔高程1300米,从前都是将山沟里的水收集起来泵到山顶(多以收集山涧雨水为主要用水来源),每到干旱季节,水量少水位下降难收水,季节性缺水的问题就这样困扰着壕栗村民。

"缺水季节水位下降,街办就用拉水车送水到村民家里,或者把水倒进蓄水池再供水,但那不是长久之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学军感到了这个难题确实不易决绝,但有着一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精神的他,誓要找到一条彻底解决壕栗村吃水难的方案。

走遍5村组终找到解决方案

随后,李学军把壕栗村5个组走了个遍,经过几个月分析研判,也摸清了每个村组缺水的根源和供水原理。在连续地高强度工作节奏下厚厚的供水方案完成了,每一页都凝结着他与工作队员的汗水,刻画着他们上山下乡考察的身影。

\

在泥泞的道路上,李学军带领队员坚定地走好扶贫工作每一步

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2月份,临潼区仁宗街道和区水务局相关领导干部来到壕栗村,先后对沟口、沙壕、马湾、丰口组水源地进行现场勘察,并对水源地水质及供水安全情况进行调研。

为确保全村饮水项目更加切合实际、保障群众饮水安全,让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最终,经过研讨,针对壕栗村季节性缺水问题找到了彻底的解决办法。

今年4月,黄家组拦水坝建成供水;5月,村上四个组的蓄水池建设全面启动;7月底,全村蓄水池建成供水。

"村里5个组分开施工,有的降低蓄水池高度,改变蓄水量;有的组建拦水坝,持续供水,不用再依靠山沟里的泉水。"李学军介绍,该项目已于7月底全部建设完成。

搭上扶贫快车全村喝上"幸福水"

目前,壕栗村世代季节性缺水的问题已彻底解决。

而李学军为壕栗村制定的供水方案不仅在壕栗村实施,还被纳入扶贫项目库为同街道七个村解决供水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以前,热天干旱缺水,冬天低温缺水,吃水难的问题困扰了我们几辈人。"村民们连连感慨,现如今,家家户户通水管,拧开水龙头就能喝水,过去真的想都不敢想。

"农村通了方便卫生的自来水,解决的不仅仅是农民群众的饮水难题,更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老百姓脱贫致富创造了重要条件。"李学军说。

而对于壕栗村的村民们来说,生活改变的不仅是饮水,更多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希望。

在浐灞的帮扶路上

还有许多像李学军一样

不怕苦、不怕累

坚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

驻村干部、第一书记

他们用自己的默默付出

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用实际行动践行了

帮扶不光要有一腔热情

还要以不计私利的奉献精神以及

与时俱进的开拓视野

发扬与贫困户共同艰苦奋斗的

新时代干部的优良品德

共同铸造脱贫攻坚取得

全面胜利的伟大事业



来源:浐灞生态区

编辑:张梦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迎十四运 创文明城】浐灞“护学”专项整治 规范校园周边环境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