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延安新闻 > 正文

【中国梦·黄河情】对话河长张强:黄河治理要保护整体性 又要注重区域特色

延安新闻 中国网 作者:近年来 2020-10-09 17:19:08
[摘要]中国网记者:近年来,延安建设了一系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提供了“延安样本”。我认为黄河流域要树立树立“一盘棋”思想,从国家层面推动黄河流域与区域“一体化”治理,既打造流域特点,又注重区域特色,确保黄河治理保护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

  中国网记者:近年来,延安建设了一系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提供了“延安样本”。请您具体谈一下都采取了哪些举措?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张强:1999年以来,延安市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率先在全国开展退耕还林工作,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延安市根据当地情况,从实际出发,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造林与种草相结合、人工营造和自然封育相结合,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实现了植被快速恢复。为了保护生态建设成果,延安市出台制定了《延安市关于全面实行封山禁牧的决定》、《延安市退耕还林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一把手抓、抓一把手,严格成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有效地保证了生态建设成果。最重要的一点,延安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项目启动以来,延安各级党委、政府换届不变目标,换人不变责任,以钉钉子的精神,接续奋斗,久久为功,推动延安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截止2018年,延安市累计完成林业生态建设221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07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3.5%增加到48.07%,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华北豹出现了、褐马鸡成群了。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变化,为全国提供了生态修复的“延安样本”。

  我认为,之所以为全国提供了生态修复的“延安样本”,是因为延安坚持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发展中促保护,在保护中谋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走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

  此外,延安市还坚定的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由粗放用水向集约用水方式转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承载能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网记者: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审议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会议指出,要采取有效举措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推进乡村振兴。当地都发展了哪些特色产业?这些产业对当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如何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的?

  张强:近年来,在中央、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延安市紧盯“乡村振兴”目标,着力培育特色产业,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多渠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苹果为主、设施农业和现代养殖业为两翼、区域特色产业板块推进的多元化产业格局正在延安加快形成。2019年,延安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76元。通过多年布局发展,延安市建成了380多万亩优质苹果基地,约占世界的1/20,全国的1/10,陕西的1/3,去年苹果产量近350万吨,是延安市目前种植面积最大、覆盖面最广、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的支柱产业,延安市洛川县是国内有名的“一县一业”苹果专业县,拥有苹果种植面积53万亩,总产超过90万吨,综合产值达85亿元,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49元,其中95%以上来自苹果产业。延安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41万亩,总产132万吨,被陕西省确定为陕西省千亿级设施农业六大板块之一,延安市安塞区积极发展山地设施农业,累计建成设施基地6.5万亩,通过种植设施瓜菜实现产值10.5亿元,菜农人均收入2万元,拉动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增收47%。延安市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328个,家畜家禽饲养规模近千万头(只),蜂群总量突破20万箱。粮食面积和产量多年稳定在210万亩和70万吨以上,蚕桑、中药材、花卉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到66万亩,食用菌种植超过1000万棒,延川红枣、黄龙核桃、志丹黄芪等一批优质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为促进全产业链增收,多点收益,2017年,延安市委、市政府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及时作出了实施农业产业后整理的重大决策,延安市每年安排上亿元支持农产品分级分选、冷链物流、包装储藏、精深加工和品牌营销能力提升,两年多来新建4.0智能选果线88条,冷气库储能达到120多万吨,增长了51%;在全国建立直销窗口331个,延安苹果远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网记者: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厚重底色和历史起点。像影响几代人的《黄河大合唱》等优秀的作品都是诞生在延安,延安是怎么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打造了哪些“延安黄河文化名片”?

  张强: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方面,延安市重点突出构筑“三园一带一核”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格局。即建设好黄帝陵、长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锻造黄河沿线文化旅游带,打造以延安为中心的红色文化核心区。

  依托《黄帝文化园区总体规划》和重点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以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为主,加强黄陵老城区建设,完善了祭祀配套服务功能,增强旅游服务接待能力。整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延安段的沿线县(市、区)资源,以长征文化为基础,根据长征史实有选择地融合当地特色文化,推动红色文化的整合、开发与转化,探索长征旧址与红色精品景区、特色乡镇、休闲农业旅游及传统保护村落等融合发展。

  以黄河大峡谷、黄河壶口瀑布、黄河奔流景观、黄河生态群落等为依托,积极推进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公园的新建工作,根据沿黄地质地貌景观及其遗产价值,建设了延川伏寺湾地质公园、延长马头关地质公园,分步申报省级地质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最终在黄河大峡谷形成地质公园群落,进一步凸显中国黄河大峡谷、黄土高原奇特地质地貌、生态特质及其人类保护利用的奇迹。延安还以陕北黄土高原风情、黄河景观为依托,以黄土地生活为主题,支持黄河文化园等项目建设,打造剪纸艺术馆、石雕艺术馆、泥塑艺术馆、绘画摄影展览馆、民俗陈列馆等场馆,打造延安“黄河人家”文化风情之窗,集中展示黄土高坡与黄河文化的历史沿革、民族风情与文化魅力。同时结合现代化展示和弘扬手段,推出黄河驿站、乡村民宿、休闲农业、生态旅游、研学旅游等黄河主题文化产品,打造“黄河人家”文化品牌。

  延安市现有革命旧址445处,仅延安市区内就有革命旧址168处,延安市的40家A级景区中,有19家为红色旅游景区,延安市根据当地特点,提出打造以延安为中心的红色文化核心区。建设红色文化博物馆城,统筹推进延安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设资源,加快中国革命文艺家博物院等一批博物馆建设,鼓励按照“革命事迹(人物)+专题革命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旅游景区”的四位一体标准推进新建博物馆,将延安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红色文化博物馆城。

  中国网记者:延安水资源匮乏、开发利用率低一直是制约延安经济发展的瓶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延安是如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思想的?在对黄河水资源利用方面有哪些积极探索?

  张强:近年来,延安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确立了“外引、内连、多蓄”的水资源配置思路和“用好天上水、节约生活水、抓好循环水、鼓励用中水”的节水思路,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全民节水取得了阶段成效。

  延安市编制出台了《延安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延安市城市节水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成立了延安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23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延安市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延安市水资源管理办法》《延安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延安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完成了王瑶水库等18处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82处乡镇饮用水源地划分方案的编制报批工作。加强入河排污审批和监管,对重点用水户实行在线监测,开展内源污染整治,建立健全水生态补偿机制,开展雨水、污水、矿坑水等非常规水源综合利用,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河流源头区保护,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与节水工作。

  延安市还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突出抓好生活节水、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全面推行阶梯水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通过水价调整、水权交易等方式,引导企业节水技术改造与产业转型升级,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均降低1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7,城市节水器具、城乡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

  中国网记者:结合当地实际工作情况,黄河治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您有哪些建议?

  张强:黄河延安段的治理还面临着水土流失治理水平低,综合防护功能不强;森林整体质量不高,生态服务功能较低;水资源配置不优,利用效率不高;城镇防洪标准低,防洪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我认为黄河流域要树立树立“一盘棋”思想,从国家层面推动黄河流域与区域“一体化”治理,既打造流域特点,又注重区域特色,确保黄河治理保护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

  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建议黄河流域治理保护各专项规划能够高度衔接。深化沿黄省(区)的交流合作,在机制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和突破,相互融合。


来源:中国网

编辑:何媛

相关热词搜索: 节水型社会建设 红色旅游景区 矿坑水

上一篇:陕西省发布紧急通知了,要求全力做好这些工作!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