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有些孩子不堪压力,就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在安徽安庆,一位小男孩对妈妈说:“学习太苦了,不想学习了,想做其他的。”听完这句话妈妈没有打骂孩子,而是罚孩子在泔水桶里捞面条。
据了解,孩子的妈妈做的是面馆生意,餐饮业脏苦累是最常见的,客人吃剩的面条都会被妈妈倒进泔水桶里。平时孩子也会在店里帮妈妈整理生活上的事情。
近日,孩子觉得学习辛苦就对妈妈说“不想学习了,想做其他的。”妈妈听了很生气,但并没有打骂孩子,而是让他从捡面条做起。这件事却打破了孩子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深刻体验到生活的辛苦,男孩在泔水桶里捞着、吐着、哭着,一边哭一边干呕的声音听了让人很心疼。最后,孩子说了一句:“我不想再干了。”
“当时很生气就那么做了。”妈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听孩子说不想上学,自己挺生气就那样罚孩子,但看着孩子边干活边干呕边哭的样子也心疼,“作为父母,哪有不心疼的。但是没有办法呀,又不是让他长期这样做,只是让他体验一下而已。”妈妈表示,吃不了学习的苦就吃不了生活的苦。 综合
>>网友热e
■三颗小滚石STONE:教书靠学校,育人还是靠父母。
■微风一吹看不见:这处罚味道太重了。会不会造成心理阴影啊。
■溶解界:老同事的侄子突然不想读书了,他爸带他去割麦子,那个热、痒、累……他觉得还是读书好。现在应该已经博士毕业了。
■蓐収:捡出来面条干啥?
■路痴小平平:我亲戚家一个孩子,高中毕业不想读书,打了一年工又回来上学了,感觉还得吃点苦头才明白。
■hong_199601:在可以选择的时候,尽量尝试,才会懂要什么。
■联盟超级帅:瞎胡搞。
■像鳄鱼一样:小学毕业的也有当老板的……
■风懒懒的你却暖暖的:我妈妈小时候不想上学了,我姥爷就让我妈妈挑大粪。挑了两天,乖乖上学去了。综合
>>华商君曰
教育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单是辅导作业就让人感慨“不提作业母慈子孝,一说作业鸡飞狗跳”,更何况包括孩子心理变化在内的教育纠偏。
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世界很大,电脑、各种App等新媒体介质带来的庞杂信息,相对以前的同龄孩子而言,他们“见多识厂”,也会有很多想法。但,最多体验和接触的实际环境却依旧是校园时光,学习的辛苦大概是他们能体会到的最直接的苦:天天早早起,还有写到很晚的作业,以及家庭辅导时的“不和谐”时光。
学习太累,是一种精神上的苦,考验人的耐心和意志;现实生活中的累,可能除了精神上的辛苦外,还有身体力行的苦。只有体验过才知其中滋味。
小男孩妈妈的教育方式,就是让孩子自主去体验,而非直接的语言说教。泔水里捞面条,小男孩闻到气味还肯下手,说明他起码在当时觉得这种苦比起学习来,是可以去承受的一种选择。最终事实说话,体验过生活的苦之后做出的选择,也更有利于他坚持下去。
目前看,这位妈妈的做法是成功的。当然,这种体验式的做法也要因人而异,毕竟,从古至今都没有出现过“通用”的教育方式。
编辑:胡泽鹏
上一篇:中超大结局!江苏苏宁2-1广州恒大 队史首夺联赛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