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国家宝藏》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兵马俑竟然不是秦始皇最爱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时间:2020-12-15 07:16:05 编辑:杨蓓蕾 作者:田珂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06a0ab4755f022e8e25eced857af018a.jpeg

  12月13日播出的《国家宝藏》迎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专场。国宝守护人沈腾、陈建斌、富大龙带领观众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解读跪射武士俑、秦陵铜车马,以及青铜仙鹤的前世今生。让观众感受赳赳老秦的英雄血气和浪漫,节目也通过对中航西飞这样的现代“秦地力量”故事的讲述,表达当代国人凝聚心血、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念。

  兵马俑也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

  早在节目开播之前,率先曝光的海报,就让沈腾撞脸兵马俑的话题等登上微博热搜。作为跪射武士俑守护人的沈腾不仅在节目中找到了自己的“前世面孔”,还在舞台上演绎一位以血肉之躯护万里河山的秦代御手,娓娓道来浴血时代“与子同袍”的战友情谊。

  沈腾守护的跪射武士俑头挽发髻,身披铠甲,持握弓箭的双手置于腰间,眼睛注视正前方,面容严肃。它是大秦帝国万千战士的缩影,正是这支军队,唱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战歌,实现了“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的史诗级的大一统。

  节目中,来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文物摄影师赵震作为“今生故事”的讲述人,分享了他为将近8000尊兵马俑办身份证的故事。在被问及拍摄兵马俑时的感受时,赵震数度哽咽,他认为自己拥有全世界最棒的工作——“每当透过镜头看着它们(兵马俑)的眼睛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他们的呼吸,那一刻站在你面前的就不是陶俑了,而是祖先”,“有一天拍着拍着,我一抬头就看见一尊俑的脸上有指纹,那可是2200多年前制作兵马俑的工匠留下来的指纹啊!当看到那种景象的时候,时间已经消失了,就在同一个位置,他刚刚离开,而我就踩在他的脚印上。”

b9e69de73473b7645ceae92000744da3.jpeg

  国宝舞台上演古今技艺的传承延续

  节目中,作为影视圈里的“皇帝专业户”的陈建斌化身汉高祖刘邦,讲述秦陵铜车马的“前世传奇”,带领观众回忆始皇帝銮驾的风采,重现秦始皇车队的宏大场面。

  秦始皇陵铜车马,作为秦始皇陵的代表性文物之一,是中国考古史上出土的体型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古代车马,对研究中国古代车马文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誉为“青铜之冠”。1980年出土历时八年时间,从最开始的三千多枚碎片复原成了今天的模样,为中国科技史、制度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今生故事”的讲述中,中航西飞技术发展办公室主任郑炜简要介绍了“青铜之冠”秦陵铜车马和“工业之冠”运-20背后蕴含的“硬科技”,他坦言对于今人而言,铜车马不仅是一个考古成果,更是秦国大一统于的产物,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产物。在2000年后的今天,在大型运输机运-20的制造过程中,中国航空人延续了铜车马精益求精的技艺,继续发扬了不怕困难的精神,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便是文化血脉的传承。

9fb3169456aa38921a68ec7dc5c43ea9.jpeg

  兵马俑未必是秦始皇最爱

  本期节目不仅邀请了沈腾和陈建斌两位重量级演员,“国家宝藏弹幕里的男人”也来了。富大龙在《国家宝藏》中摇身一变为秦始皇嬴政,以鹤为喻,讲述昔日同为质子的嬴政与燕国太子丹,在21年后命运截然相反的故事。

  古人讲事死如事生,为了将生前的一切复原到地下世界,除了制造了象征卫戍部队的兵马俑之外,秦始皇的长眠之地也设计了象征宫廷苑囿的陪葬坑,富大龙守护的青铜水禽便是出自这里——站立于镂空云纹长方形青铜制踏板上,长曲颈下仲至地面作觅食状,喙中含一铜质虫状物。翅端羽毛垂收于尾后,腿爪细长,爪趾与踏板连于一体。鹤体高大,造型逼真,表现的是鹤从水中捉到虫虾后尖喙离升水面的瞬间姿态。这件青铜鹤,体腔中空,向世人展现出始皇的长生不老梦,更向千年之后的我们展现当时的青铜冶炼技术。

  作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科研规划部主任,以及2009-2019年秦始皇帝陵园考古发掘工作主持者。张卫星面对“你相信兵马俑会复活吗?”这个提问时,同样给出了极尽浪漫的回答:“不仅兵马俑会复活,整个陵园中的一切都会在秦始皇的世界里复活起来。”节目中,他更是带来一个颠覆大众认知的解读——虽然兵马俑在今天已经名扬海内外,但从秦陵的设计来看,这个气势恢宏的军阵对于秦始皇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未必是他的最爱。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相关热词搜索: 兵马俑 秦始皇帝陵 跪射武士俑 博物院 1980年 秦始皇嬴政 身份证 节目 国家宝藏 富大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