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深冬天气寒冷,昼夜温差大,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新冠疫情也进入了常态化防控阶段,目前存在着新冠疫情与常见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叠加的风险。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易发生传染病聚集性疫情。近日,陕西省疾控中心发布了《校园冬春季传染病防控指南》。
校园冬春季传染病以呼吸道传播为主,部分通过消化道、接触传播,容易在校园内发生暴发流行。需要关注的主要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感染导致的腹泻;出血热。省疾控中心提醒校园师生应注意以下七项事宜:
1.科学佩戴口罩。佩戴口罩是呼吸道传染病个人防护的重要手段,建议教职工及学生上学、上班及外出途中,乘坐公交、地铁和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时佩戴口罩,并随身携带口罩。有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必须佩戴口罩。校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从业人员工作时应长期佩戴口罩。口罩不能无限期、无限次使用,一次性口罩使用一般不应超过4小时。
2.做好手卫生。家长及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洗手方法。饭前便后,擤鼻涕、打喷嚏后,外出回家、到校后,户外运动、玩耍后,接触公共物品后,接触动物后,接触垃圾后都要及时洗手。可随身携带免洗洗手液在不方便洗手时使用。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如无条件可用肘窝遮住口鼻;用过的卫生纸不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
4.按时接种疫苗。目前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出血热和手足口(EV71型)均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本着知情自愿原则,家长可根据各种疫苗的免疫接种程序,为孩子接种相应的疫苗,以提高学生及幼儿机体的防病能力。
5.开展健康监测。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出疹、咳嗽等症状,请及时带孩子就诊。学生如因病缺勤,应及时与班主任老师联系,如实告知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学校应做好对教职工和学生的健康监测,尤其是应做好晨、午检与因病缺课缺勤追踪管理工作。对于晨检中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或有咳嗽、出疹等其它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或由学校安排及时送至正规医院就诊。患病学生应遵医嘱居家休息观察,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
6.保证环境卫生。做好学校和居家环境卫生,教室、宿舍、居室内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要经常彻底清洗生活和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被。对电梯、楼道、卫生间等场所应经常清洁消毒。
7.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不扎堆,少聚集,如必须前往商场、超市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时,要科学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华商报记者 李琳
编辑:唐港
上一篇:女大学生在寝室内饮酒后摔倒抢救无效后离世 家长质疑学校校内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