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下午,西安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开幕前,西安市政协史上首次“委员通道”开启。四位西安市政协委员接受了记者的集中采访。
西安报业集团记者提问:西安市以“办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市”为目标,大力推进教育优质发展。请问陈宏委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您对西安市在办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方面有哪些切身体会?对西安市下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有什么建议?
陈宏委员说:“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我和广大的全体西安市民一样,为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感到惊叹和振奋。”这一年是西安历史上新建学校、新增学位、新招聘教师数量最多的一年,已经有195所新建改扩建学校投入使用,还有126所学校正在开工建设,7800多名新教师是过去三年招聘教师数量的总和,解决学位20多万。对于教育这样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解决了一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不但还清欠账补齐短板,更是根据大西安未来发展对教育提前做好了,更长远科学的规划布局,从建设情况和使用情况来看,新学校的建设安全度更高、环境设施更好、功能使用更优,所有这些充分体现出西安市委市政府用心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责任与担当。除了硬件的改造提升,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系列公办教育管理机制改革措施,更是保证优质教育不断增长的重大举措。王浩书记在全市教育大会上提出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比如教师蓄水池、教师聘任制、退出机制、三名工程等都是要激发公办教育的内生动力,让公办教育更有活力,改变民强公弱的局面。去年民办学校的招生热也大幅降温,也充分的说明了群众所期待的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了。
“同时我也想提点建议:在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的同时,切实提高政策执行力,落实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人事制度改革措施,完善公办学校管理机制,改进教师招聘办法,先面试再笔试,面向全国放宽人才引进条件,提高待遇,让优秀教师引得进,留得住。”
“相信在西安市委市政府用心用情、高度重视、持续发力之下,在所有教育工作者用敬业的精神、教育的情怀和更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共同努力之下,办好更多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在十四五期间一定能早日实现。”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文 强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