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上午,西安市第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长安区区长李娴代表表示,“城乡融合发展”是西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0项重点工作之一在,这次人代会上又进一步提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工作安排。特别是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休闲农业等乡村经济的新业态”,听了报告再联系长安的实际情况,感到十分受鼓舞、也非常振奋。
长安作为西安的后花园,2018年底以来,长安区提出把乡村建成“三产融合、和谐美丽的花园”的目标后,全区以“花园乡村”为抓手,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经过全区上下两年多的努力,目前基本上实现了花园乡村全覆盖,现在的长安农村更干净了,更整洁了,也更美了。
李娴表示,随着环境的改变,自然而然催生出了一些像认养农业、特色民宿、非遗乡集,研学基地、乡村养老等新业态。西安市民熟知的“桂花球”大米的种植面积也恢复到了将近2000亩;农家乐整治提升转型升级成为民宿,民宿现有床位1200张;长安的鲜桃、草莓、花卉、葡萄等,也成为了市民喜爱的特色农产品。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到田园乡村走一走,转一转,为此,长安区也在去年国庆节专门开通了乡村旅游公交专线,方便更多的市民朋友出行,直达田园。
十四五期间,长安区提出了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城乡深度融合先行区”的目标。李娴重点介绍了长安区已经开始并将持续用力的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花园乡村再升级,推进乡村建设。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表及里延伸,今年要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深入创建国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二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从点、线、面三个方面来抓。“所谓‘点’,就是推出一批家庭农场、休闲农庄、特色种植园等可以供市民朋友观光、采摘、体验的示范园区。所谓‘线’,就是要推出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市正在建设的‘三河一山’绿道中的‘山’,就是秦岭绿道,在今年4月底将在新环山路和老环山路以及浐河、沣河长安段建成总长118.5公里的绿道,这条绿道将串联起9个街办57个村庄,沿途56个景点,设立25个驿站。至于‘面’上,在东部塬区建设万亩高标准农田,打造大田景观;秦岭沿线,重点发展民宿集群;在中部打造花卉小镇;神禾原万亩麦浪、滈河十里蛤蟆滩稻香一片的胜景将会呈现在市民和游客面前。”
李娴表示,长安区要通过这些举措,为西安市民休闲消费提供更多的好看、好玩、好住的地方,同时更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多的机会,“生活中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对于西安市民来说,很快就可以在‘不远的田野’亲近秦岭山水,走进农家小院,享受田园风光,在这里我也向大家发出诚挚的邀请,欢迎大家来长安检阅我们的工作成效。”
华商报记者 肖琳 赵瑞利/文 强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