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方燕:建议设立老年法庭 优先审理涉老案件

综合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2021-03-11 07:00:55
[摘要]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面临养老、就医、餐饮、出行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昨天的我们被爱保护着长大

今天的我们为爱努力发声

明天的我们将享受有爱的生活

叹!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面临养老、就医、餐饮、出行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适老化调整变化,从宣传引导、政策制定到实施落实……所有的发声和推动,在保护老人权益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保护未来的自己,毕竟,每个人都会变老。

问!

目前老年人大概有多少?

方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54亿,占总人口比重达18.1%。

《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预测,“十四五”规划时期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期,在这一个五年里,中国将不可逆地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

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新时期下对老年人权益的保障不仅是家庭的问题,更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问题。

深思考——

◎老年人参与法律活动更为频繁

◎老年人看病难是个问题

◎老年人遇到『数字鸿沟』窘境

◎失独老人的失独问题亟需关注这些老龄化问题如何解决?

她建议——

◎适当简化涉老案件审理程序

◎构建更加全面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

◎向老年人提供更多适老化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尽可能地保留传统服务方式

◎为老年人设立绿色通道,提供法律援助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不仅面临养老和就医等问题,涉老案件也呈现迅速增加的趋势,为此,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方燕建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设立老年法庭,优先审理涉老案件。

设立专门的老年法庭

优先审理执行涉老案件

方燕说,在人口加速老龄化的背景下,老年人参与法律活动更为频繁,涉老案件总量迅速增加,必须结合当前涉老案件的特点,创新现有涉老案件审判工作机制,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权益。根据各地老龄化的程度及相应的司法需求,应在各基层法院内部设立专门的老年法庭或涉老案件合议庭,对涉老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巡回审判,做到上门立案、上门调解、就地审判。

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五章第55条后增加一条“国家根据需要设立老年法庭,在涉老案件的审理模式上,适当简化程序,缩短诉讼时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定期开展涉老案件的巡回审判。”

建立养老机构备案信用承诺及养老服务机构信用评价体系

方燕说,老年人患病率高,潜在医疗需求很大,但由于体力下降以及对于智能技术运用困难等因素,老年人看病成了越来越难的问题。为此,我们应当积极开展社区医疗服务巡诊制度,构建更加全面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从单一医疗向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的社区医疗模式转变,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综合的医疗服务。

为了更好地保障进入养老机构养老的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养老事业和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养老机构备案信用承诺制度及养老服务机构信用评价体系,对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动态监督和评价,并根据其信用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从而更好引导养老服务机构诚信守法经营。同时,为全面跟踪与监管养老机构的运营过程,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申领使用政府提供的建设运营补贴资金的监督管理,建立和强化长效监管机制,政府需要引入监理机构、议价机构等第三方监管,并建立对第三方监管服务的绩效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

推动老人出行、就医等服务场景适老化

随着我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化服务得到广泛应用,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巨大改变。在多数人享受数字技术红利的同时,老年人在“数字鸿沟”面前的处境却日益困窘,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诸多不便。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应当尽快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在向老年人提供更多适老化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尽可能地保留传统服务方式,助力老年人更好参与社会生产、生活。

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六章第65条后增加一条“国家推动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适老化,逐步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保障老年人基本服务需要。”

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

优先保障失独老人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施行,独生子女家庭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主流家庭,而随着失独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失独问题也正逐渐演变为我国严峻的社会问题。失独老人已经成为社会最弱势、最需要法律保护的群体之一,需要在法律层面上更为重视这一逐渐庞大的群体,切实加强对失独老人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

建议将第四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41条“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应当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修改为“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应当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独、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建立全方位助老司法保障体系

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作为一名律师,方燕在日常进行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中会遇到不少涉老案件:老年人被非法集资、商品传销、网络诈骗等骗取钱财,因老年人的子女赡养问题、财产继承问题、黄昏恋产生的家庭纠纷以及老年人在生活中被伤害等问题。

“老年人承受能力弱,遇到这些问题后在身体、精神和经济方面的损失和伤害更加严重。”方燕说,老年人行动不是很便利、思维也不是很敏捷,遭遇伤害对他们的打击非常大。一些具有完全民事能力的老人遇到儿女不孝等问题无从维权,“他们的合法权益应该得到保护,需要我们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助老司法保障体系。”方燕建议,不仅仅是建立老年法庭,从公安部门到法院、检察院、律师协会都应该做好涉老案件研究,联合起来为老年人设立绿色通道,提供法律援助,在数字化时代助力老人跨越数字鸿沟,给老年人营造依法保护合法权益的机制和体系。

方燕建议,公安部门应从报警流程、报警机制入手,配备熟悉涉老案件的专门人才。法院应设立专门的老年审判庭、老年法庭,配备熟悉涉老案件的专业法官,研究出专门服务老人的审判流程,为老人开设绿色通道,优先立案、优先审判、优先执行。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巡回审判,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检察机关则应履行好涉老案件的检察监督职能,设立涉老案件监督检察绿色通道,必要时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各地律师协会则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老年人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研究涉老案件的特点,为老人提供更加专业、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鉴!

设立老年法庭有先例

早在1994年,上海静安区人民法院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成立了涉老民事审判庭,专门审理一方当事人为六十周岁以上老年人的普通民事案件。静安区法院老年庭在审判工作中开辟了“绿色通道”。对老年人因追索赡养费、抚养费等提出的诉讼,实行快立、快审、快结;对当事人行动不便的涉老案件,根据案件情况到当事人家中或就近开庭审理。 华商报记者 赵瑞利

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市政协主席岳华峰:

建议加大建设社区养老助餐服务体系

让老人暖胃更暖心

深思考——

舌尖上的幸福晚年如何解决?

◎特殊群体配餐上门存在问题

◎餐饮企业对老人需求了解不深

◎缺少标准和市场引领

◎专业的老年餐饮企业少

他建议——

◎国家鼓励培育养老助餐品牌配送服务等

◎明确老年餐桌餐配标准、服务模式

◎国家出台配套政策

“在居家养老中,比较突出的困难是吃饭问题,‘吃得好’逐渐成为提升老人生活质量更重要的一环。”加大社区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建设,让老人尽享“舌尖”上的幸福晚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市政协主席岳华峰关注的问题。

岳华峰调研发现,市场上专业的老年餐饮企业少,能形成品牌且有持久性的更是凤麟毛角,缺少标准和市场引领。现有餐饮企业缺乏对老年人身体机能、饮食搭配等研究,对老年人饮食需求了解不深,造成老人不吃老年餐。同时,高龄、失能失智这类特殊群体老人配餐上门也存在问题。此外,现有的老年助餐经营模式较为单一。

岳华峰建议,国家出台配套政策、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明确包括社区养老助餐所需的建筑面积、公益性质及水、电、气等配套设施标准、经费来源;出台养老助餐产业发展的相关管理办法和国家政策,明确老年餐桌的工作目标、布局标准、餐配标准、服务模式、配送服务、补贴制度等;市场监管部门应健全监督和审批工作,针对各地市目前已开办的老年餐桌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对老年餐桌经营状况和就餐规模进行有效地评估。同时,国家应加强引导,鼓励培育养老助餐品牌。通过规模化、连锁化发展,培育孵化几个影响力大、标准化水平高的名牌企业,支持品牌建设百花齐放。

岳华峰认为,应鼓励老年餐桌运营者创新,探索建立多方合作的联运机制。国家在推广老年助餐企业时,应注意老年助餐企业要以示范性、综合性、单一性的特点,分层扶植市场经营,满足老人们的差异化需求。推动资源集约,统筹蔬菜基地、配送企业、中央厨房等挂牌,实现居家社区助餐点、餐饮企业老年餐桌或老年助餐企业互为补充的合作联运模式。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全国政协委员、陕文投集团董事长王勇:

文物流通市场供求矛盾突出

支持陕西建设国家级文物公开交易市场

“我国文物流通领域和民间文物收藏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文物流通市场供求矛盾突出,假货赝品大量充斥一级市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陕文投集团董事长王勇通过提案呼吁,支持陕西建设国家级文物公开交易市场,促进文物收藏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王勇调研发现,文物收藏群体不再小众,但文物交易活动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文物收藏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备受群众喜爱的古玩交易市场没有合法地位,两个主体明显滞后于我国文物市场发展的需要。”

如何“破局”,盘活馆藏文物资源,激发民间文物潜力,让文物顺畅流通在阳光之下?王勇建议,考虑到陕西文物资源存量丰富、品类众多,文物监管体系完备,经营主体相对成熟,可“以点带面”,在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支持陕西创新建设国家级文物公开交易市场,探索出经验后推而广之,最终构建起国家现代化文物交易市场体系。

他建议,根据现有馆藏文物分级基础将重叠性高、学术价值有限的文物设置为“可流通文物级别”,允许文博单位将可流通文物投放到文物交易市场上。

“全程落实文物流通登记交易制度。”王勇表示,文物流通登记交易制度重在对通过真伪鉴定的文物和相关主体进行信息登记。经过大数据技术支持的“中国被盗文物数据库”“禁止交易文物指导性目录”筛查后,合法文物可入市并进行交易。

“给民间收藏的文物发‘身份证’,会吸引很多民间文物走出‘灰色地带’,激发民间文物市场潜力。”王勇说。

他还建议,着力培育新型市场主体,解决好古玩交易市场的合法性问题。 华商报记者 宋小雪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王莉文

相关热词搜索: 人大 代表 建议

上一篇:【什么是秦岭】九大重点生态工程让秦岭修复保护进入新时代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