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从小受柳青鼓舞 西安81岁退休老教授写了1万余首诗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1-03-27 20:13:02 编辑:报社方正 作者:赵瑞利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

从小热爱文学,儿时还曾得到柳青资助和鼓舞,81岁的西安退休老教授李君剑几十年来用诗歌记录生活,创作1万余首诗,也表达对人民和国家的热爱。

  儿时曾拜访柳青 柳青鼓励他多读、多背、多写

  81岁的李君剑是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甫店村人,儿时起就热爱文学,小学六年级写的诗歌曾发表在西安晚报等媒体上。语文课堂上,老师带着李君剑阅读柳青的散文,“那些文章写的都是我们身边的事,真实又生动。”李君剑说,他还记得柳青的散文《皇甫村的三年》,讲的就是柳青扎根长安14年的地方。

  “当时柳青的住所离我家不远,我经常去拜访他,他非常平易近人。”李君剑说,他还记得小学六年级的那个夏天,他抱着一个大西瓜去见柳青,“他让我坐在凳子上,他自己则圪蹴着。”李君剑说,当时柳青告诉自己,如果爱好文学首先要学会写日记,学会写短文章。要多读、多背、多写,不断提高自己,不能一口气就吃个大锅盔。柳青还教导李君剑,写作要歌颂人民、歌颂党的事业。

  1961年正是我国的困难时期,李君剑一度辍学,在家附近的滈河捉了小鱼小虾去王曲街道售卖,被柳青看到了。“他把我叫到他家,让妻子把旧报纸和旧书都给我,让我拿去卖了钱读书。”李君剑记得,那些书卖了十多元钱,李君剑因此重返课堂。

  受到柳青的影响,热爱写作的李君剑在之后的文学创作中特别注重“人民性”,所写诗歌也大都来源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

  \

“诗歌一定要有人民性”

  跟随自己的兴趣,李君剑大学进入中文系学习,毕业后开始从教,先后讲授初中语文、高中语文、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等,目前任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客座教授、陕西省作协会员。

  “众多文学体裁中我最喜欢诗歌。”李君剑认为,诗歌语言凝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给人以鼓舞和教育。李君剑尤其喜欢古体诗和民歌,所创作的诗歌也大都以此居多。

  李君剑最喜欢的诗人是白居易,“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很接地气。”李君剑说,和一般诗人不一样,白居易写完的诗会先读给民间的老太婆,如果听懂了他就认为是好诗,如果听不懂就要推倒重写,也因此受到人民赞扬。

  李君剑认为,无论是白居易还是柳青,他们在文学和诗歌创作时都不脱离人民,这种“人民性”的创作思想非常值得当今文学创作者学习。

  \

诗歌主题多样 最满意的作品《柳青颂》

  几十年来,李君剑笔耕不辍,几乎每天都在写诗,诗歌的主题也非常多样,大都来自于生活,秦岭七十二峪、全国上下抗击疫情、年轻人“出国热”等。

  如描写《大峪》:大峪踞长安,独领一方天,南可通湖北,亦可走湘南。记录抗击疫情的《奉命》:人民战士赴武汉,武汉百姓天地宽。神山火山建医院,瘟疫逃遁天更蓝。反映年轻人出国热的《女大学生与黑老板》是一篇叙事诗,讲述了一名女大学生和老外恋爱结婚去往国外,结果发现对方已有家室,随后找到大使馆回到祖国的故事,希望以此告诫年轻人不可崇洋媚外,要热爱祖国。

  最满意的作品则为《柳青颂》。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1992年开始创作,后经多次修改,最终于2016年成稿。诗歌共200节,每一节都是一首五言绝句,共4000字,诗体为古体诗和民歌相结合,格式工整富有韵律,讲述了柳青扎根长安的故事。从落户长安,到带头上山、修建医院以及后来的文革罹难,诗中写到:任职北京城,志愿来长安。日出又日落,步履滈河边。民间大小事,总是装心坎。百姓有怨言,他给作代言。都夸柳书记,帮咱把身翻。做咱引路人,和咱心相连。

  华商报记者看到,仅抗击疫情一年来,李君剑就写了3000余首诗。加上多年来的积累,李君剑的诗歌足足有1万余首。但是忙于教学,李君剑几乎没有发表过自己的作品。最近他正在整理这些作品,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华商报记者 赵瑞利 文图

\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教授 诗歌 柳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