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红桥义警”工作站、24小时自助法院 灞桥区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1-06-09 19:15:25 编辑:报社方正 作者:于震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西安市灞桥区扎实推进教育整顿工作,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集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56项,完成为群众办实事170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感。

  建立“红桥义警”工作站 架起警民“连心桥 ”

  公安灞桥分局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简化办证流程、“互联网+”政务等方面出台16项便民利民措施,最大限度方便办事群众。通过开展一系列上门服务活动,深入辖区社区、高校、企业,为群众排忧解难。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共上门服务8次,办理身份证件6份。

  中铁缤纷新城小区“红桥义警”工作站自去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运行,发挥了显著的作用。6名由小区业主组成的“义警”队伍配合民警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宣传引导、防疫,治安巡逻等社区警务活动。工作站成立至今,共化解各类矛盾、邻里纠纷30余起、解决业主反映问题50余件、配合派出所登记流动人口435人次,协助派出所进行防诈骗、文明养犬、禁毒、人口普查等公益宣传11次。

  “红桥义警”工作站义警张虎介绍,不少邻里纠纷在义警的处理中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印象最深的是,小区一业主房屋因距离地库出入口较近,夜晚车辆进出的灯光、噪音影响到小区居民正常休息,得知这一情况后,义警们主动介入、积极协调,通过多次与小区物业、开发商和业主沟通,最终以设立隔离设备的方式,将矛盾问题有效化解,业主们为表达谢意,为工作站送上了锦旗。

  社区民警刘云翼介绍, “红桥义警”工作站在警民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拉近民警与群众、业主与物业的距离,使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源头,筑牢基层社会治理的第一道防线。

\

  打破时间壁垒 24小时自助法院获群众点赞

  灞桥区法院24小时自助法院自今年3月推出以来,共服务接待400人次,相比于传统法院的诉服大厅,“24小时自助法院”打破了时间壁垒,将业务办理向非工作时间延伸,将线下业务向线上延伸,将传统窗口服务向自助服务延伸,从而打通了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绿色通道”,为当事人带来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

  华商报记者现场体验到,通过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的方式即可进入自助法院,通过不同的终端,可以完成诉讼风险评估、网上自助立案、远程视频接待、在线视频调解、云柜材料智能收转、案件进度查询、视频或语音约见法官、档案卷宗查阅、文书领取及裁判文书送达等核心业务功能。

  “下班后过来取材料很方便,远程客服通过视频沟通就帮我领取了传票,很方便,我可以合理安排自己时间。”当事人说。

  对于使用设备不熟练的人群,“诉讼服务远程柜台”为诉讼参与人提供了人性化的终端服务,通过面对面视频的方式辅助当事人,给当事人带来温馨周到的诉讼体验。

\

  落实司法为民 推出十条便民利民措施

  灞桥区检察院坚持司法为民理念,制定了十条便民利民措施,包括常态化推进法治进校园、扩大法治进校园的覆盖范围;高度重视有关农民工讨薪问题的刑事案件,切实保护好农民工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针对路面坑槽问题、违规倾倒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情况、雨水井盖基座损坏塌陷问题、无障碍设施环境问题等事关公众出行和生活安全事项,区检察院及时向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完善设施、加强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灞桥区司法局秉承为民办实事宗旨,教育整顿开展以来,为群众办实事54件,化解矛盾纠纷120起。区法律援助中心接待来电来访咨询1926次,现场受理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法律援助308件,提供上门服务6次。对于行动不便的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的提供上门助援服务;区公证处累计为各类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服务10余次,办结公证法律援助16件,减免公证费3万余元。

  华商报记者 于震

\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站 灞桥区 群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