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届、第二届全运会王爱兰都是陕西体操队队员 还有五届转入幕后工作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1-08-17 19:02:32 编辑:报社方正 作者:于震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作为陕西代表队运动员参加首届、第二届全运会,并先后以创编人员、调研员、裁判身份参加第三、五、六、七、八届全运会,王爱兰的名字始终与体操密不可分。

Sn3U2uHoeZNfZ1Pr.jpg

  从小喜欢体操 1956年参加首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

  回忆起刚接触体操的日子,79岁的王爱兰记忆犹新,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news_fz_20210817190242_ac23f62e12b56b9e1a3cbc550bf953ec78aefe57.jpg

  1955年,在汉中一中读初中的王爱兰在启蒙教练段为真老师指导下,开始接触体操并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体操训练,在汉中市、陕西省当时举办的各级青少年体操比赛中,王爱兰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1956年,王爱兰经过层层选拔,最终作为陕西省代表之一参加了在青岛举办的第一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

  1958年暑假,王爱兰进入陕西省体委举办的体操夏令营中进行集训,并入选陕西省体操队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全国体操比赛。随后,王爱兰进入西安体育学院就读,正式走上了体操这一运动道路。

  “1958年11月2日,西安下着大雪,我带着行李,独自一人乘车来到西安体育学院报道,随后便投入到第一届全运会的集训当中。”王爱兰回忆,那时训练任务很重,除了吃饭休息几乎整天都在训练,“当时的体操馆是三合土的地面,冬天没有暖气会非常寒冷,体操垫又薄又硬且不平整,每次落地双脚都会疼痛,训练条件十分艰苦,受伤和疼痛已成为常态。

news_fz_20210817190242_b2b5074d9f029c11af082821162d563223e075a3.jpg

  两次参与全运会体操项目 带伤上场奋勇拼搏

  在教练李思德老师的悉心、科学指导下,经过一年的艰苦训练,王爱兰很快就掌握了国际奥委会规定的健将级规定动作和自选难度成套动作,“我天赋不算好,但是肯吃苦,一个动作通过无数次的练习,最终也就掌握了。在第一届全运会上,成绩差一点就能达到‘健将’的标准。”王爱兰说,第一届全运会规模盛大,来自全国的优秀运动员们齐聚一堂,让人兴奋激动。

  1960年,在重庆举办的全国体操锦标赛上,王爱兰达到了体操运动健将等级标准,成为了当时西北地区仅有的两位获得“体操运动健将”称号的选手之一。在1964年举办的全国体育学院体操比赛中,王爱兰夺得女子个人全能冠军和平衡木、跳马两个单项冠军,所在的西安体育学院女子体操队获得女子团体冠军。

news_fz_20210817190242_82535ffce707895b8fcf975803b93de9b0699da7.jpg

  1965年,王爱兰作为陕西省体操代表队队员,参加了第二届全运会,那一年的王爱兰马上24岁,原本想在跳马项目中取得名次的她却意外在比赛间隙的训练中受了腿伤,“打了封闭针上场后,我心里既紧张又兴奋,脚下甚至没有了感觉。”王爱兰说,虽然比赛没有取得预期的名次,但她仍然以72.15的优异成绩超过了新的健将级标准。

  既要完成学业,也要完成比赛任务,在体院上学的七年时间里,时间紧迫的王爱兰只回过一次家,假期的时间全部投身到了训练和补课之中,“并没有因为是运动员,就和其他同学不同,一样的伙食费、生活标准,一样要完成本科学习必须要学的各门课程和考试。”王爱兰说,第二届全运会后,同班同学已经奔赴各地参加工作,而她却要完成因参加全运会而落下的课程的补习和考试,才能拿到毕业证参加工作。

  第三届全运会开始转入幕后工作 科研成果显著

  以运动员身份参加首届全运会、第二届全运会后, 王爱兰受邀以创编人员身份参与了第三届全运会团体操、《红旗颂》第五场团体操的编排和训练工作。

  第五届至第八届全运会,王爱兰作为科研人员和裁判员转入幕后工作。1982年,她的艺术体操论文参加了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科研论文报告会,同时创编的《体操中的舞蹈》录像在大会期间进行播放,受到了好评;为幼儿园教师创编的《幼儿韵律体操》教材及录像作为国家体委的科研成果参加了第一届全国科技成果交易会;《艺术体操器械动作技术原理及1500例》参加了第五届全运会体育成果展,为中小学教师编写的《艺术体操》被选送参加了第六届全运会书展。

news_fz_20210817190241_8db7e5c350a15d4db89b951f380b609fff846fb5.jpg

  之后,她通过长期的跟踪调研,编写的《艺术体操运动训练之研究》作为国家体委系列科研成果参加了全运会科研成果展、书展,这一科研成果,在中国艺术体操运动员选材训练比赛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第八届全运会,王爱兰以艺术体操裁判的身份最后一次参与其中。

  在王爱兰的家中,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数不胜数:1985年和1992年两次获国家体委科技进步奖、1996年获全国体育院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年被国家体委评为全国优秀裁判员、1998年获国务院“为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的表彰,并荣获政府特殊津贴及证书……其中,2002年主编的书籍《大众艺术体操》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和“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成为目前国内各体育院校普修通用教材,填补了大众艺术体操的一项空白。

  数十年如一日的教育生涯中,王爱兰培养出一批批艺术体操人才,为体操和艺术体操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谈到十四运会,王爱兰十分期待,她祝愿陕西体操运动员们能为陕西取得好成绩,“实事求是,尽到最大的努力,将平常最好的成绩表现出来,就是成功!”

  华商报记者 于震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全运会 陕西 体操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