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第三届全运会为陕西摘得一金一银 从运动员到教练员于吉平都很出彩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1-08-23 19:29:04 编辑:报社方正 作者:于震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

  从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到一名优秀的教练员,于吉平的射击生涯都很出彩。

  17岁成为省射击队专业运动员

  1973年,17岁的于吉平正在西安市第四十五中读书,那年夏天,陕西省射击队手枪速射项目的教练前来学校选拔队员,抱着“玩一玩”的心态,他前往射击场参加选拔。

  虽然表现出色,但当时的于吉平还没有成为一名专业射击运动员的想法,“作为男孩,枪摸到了,也打了子弹,心里相当满足,随后就和同学相约暑假去北京玩,也没想过要继续留在射击队。”于吉平说,没想到,暑假过后,省射击队教练应万真又来到学校选拔射击移动靶项目运动员,因为稳定性好、反应快,他再一次被教练相中并前往省射击队参加集训,正式开始了他的射击生涯。

  经过集训、选拔,1973年底,省射击队组建了移动靶项目,于吉平正式成为省射击队专业运动员。

  举枪、瞄准、射击,三个动作,日复一日。回忆起训练的日子,于吉平印象深刻,“那时候省射击队流行‘三五枪运动’,意思是运动员有事没事就要去举枪练习,几乎没什么业余生活。”于吉平说,当时他们的射击训练靶位就搭建在土台子上,是一处搭着棚子的半露天场地,冬天训练无法戴手套,他的手常常冻得红肿,手指弯曲的最大程度就是扣扳机,训练很是艰苦。

  第三届全运会为陕西摘得一金一银

  “1974年,我随省射击队前往四川集训,那段时间除了刻苦的训练,还认识了不少射击高手,自身的射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于吉平说,在1975年全国射击比赛长沙分区赛中,他以561环的成绩获得射击项目移动靶标准速项目冠军,并打破了全国纪录,成绩高出第二名10环。

  1975年9月,于吉平以陕西省射击队运动员身份出战第三届全运会,并以376环的成绩获得男子移动靶混合速射击项目金牌,唯一遗憾的是,在移动靶标准速项目中,他因一发子弹脱靶与金牌失之交臂,但还是获得了银牌。第三届全运会后,于吉平进入国家射击队,自豪的同时,他更加刻苦训练。1975年至1984年,共拿到11次全国射击比赛移动靶项目冠军,其中七次打破全国纪录,一次打破世界纪录。

  在于吉平家中,至今还保存着多份裁剪的老报纸,其中就包括他在1980年在中美射击比赛中创造的佳绩——1980年美国射击队来访中国,9月4日,比赛进行到第三天,他在跑猪混合速射击比赛中,以390环成绩打破了384环的全国记录,并超过了意大利选手马扎尼1978年在第42届世界射击锦标赛中创造的387环的世界纪录。

  成为教练的他也培养了一批优秀运动员

  1984年,于吉平的射击生涯面临一道难题——虽然在国家队仍是拔尖水平,但在赛场的成绩却不尽人意,在教练员的开导下,他前往北京体育大学教练员专修班进修两年。1986年毕业后,于吉平回到陕西省射击队,身份也逐渐由一名运动员转变为教练。

  2001年,在时任国家射击队总教练许海峰的邀请下,于吉平担任了国家射击队女子移动靶项目主教练,在第48届世界射击锦标赛上,于吉平带领女子移动靶队员获得女子移动靶项目成年组三金两银、青少年组一金一铜,成绩斐然。其中,队员徐翾在移动靶标准速成人组和青少年组比赛中,以391环成绩获得两枚金牌,并打破两项世界纪录。

  2002年,于吉平担任起国家队男子移动靶项目二班教练,2003年,队员李杰在射击世界杯总决赛中以581+100.6环的成绩获得标准速个人第一名;2004年,于吉平作为国家射击队教练出征雅典奥运会,队员李杰在奥运赛场上获得了移动靶标准速个人第六名。雅典奥运会后,射击移动靶不再作为奥运项目,于吉平回到陕西省射击队,先后在教练与行政岗位工作至退休。

  运动生涯中,未能以运动员的身份征战奥运会,是于吉平至今遗憾的一件事。但作为射击教练,他在执教生涯中却取了不错的成绩,培养出了徐翾、李杰、姜珩苑等优秀的射击运动员,并在国内外乃至奥运会赛场上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如今,65岁的于吉平仍散发着余热,作为一名业余训练教练,继续活跃在射击运动中,为年轻一代输送经验。十四运即将在陕西家门口举办,他也表示,希望陕西运动员们能够发挥出自身水平,为陕西取得更多的金牌。

  华商报记者 于震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全运会 陕西 运动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