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7日进行的东京残奥会田径女子铁饼F55级决赛中,来自西安的董飞霞以26米64的成绩实现卫冕,这是我市选手在本届残奥会上收获的首枚金牌。26米64不仅是董飞霞的个人最好成绩,同时也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
1岁时因病导致下肢瘫痪
今年32岁的董飞霞出生在西安市周至县终南镇寨子村,1岁时因病导致下肢瘫痪,不得不一直与拐杖和轮椅相伴。上学后,董飞霞的成绩一直很不错,但由于身体原因,她最害怕上体育课,每当看着同学们在操场上飞奔玩耍,她的心里都会觉得有些失落。
200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董飞霞进入了陕西省残疾人田径队投掷组训练。董飞霞曾表示,自己没有想到能够成为一名运动员,更没有想到后来能够披上国家队战袍、登上奥运会领奖台,她当时一心想的是努力训练,认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刚进省队时,董飞霞起初的训练很不顺利,由于没有基础加之身体素质较差,她在训练中十分吃力,为此只能比别人更下功夫,“训练时,教练要求做10组的动作,我就会给自己加到15组或者20组,那时候我每天很早就起床,然后一个人来到田径场锻炼,加强体能。”
奥运圆梦一等就是8年
董飞霞的努力渐渐有了收获。从2010年起,她开启了自己的夺金之路,至今已经获得过残奥会、世界轮椅运动会、亚残会、全国残运会等国内外大赛的50多个冠军。其中最让董飞霞印象深刻的,是2016年的里约残奥会,“我在2008年时参加了北京残奥会,但2012年伦敦残奥会时我的主项被取消了,当时对我的打击挺大,好在家人、教练以及队友的鼓励开导让我重拾了信心。所以,2016年的里约残奥会我是憋着一股劲的。”
备战里约残奥会期间,董飞霞的成绩一直很不错,但开赛前夕,她旧伤复发导致背部肌肉拉伤,让大家都捏了一把汗。好在董飞霞最终以25米03的成绩夺得了金牌,“当时比赛结束后我有种做梦的感觉,听见国歌奏起时我的眼泪也流了下来。”
回国后将备战残运会
为了备战今年的东京残奥会,董飞霞从去年开始一直在南京进行训练,出征前接受采访时其曾表示:“由于疫情,这次的参赛经历和以往相比不太一样,首先我们会确保安全参赛,在此基础上力争取得好成绩,为祖国、为家乡争得荣誉。”
27日在东京残奥会的赛场上,董飞霞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比赛中,她完全展示出了自己的实力,第一掷的成绩就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达到了26米64。全部六掷中,其有三次都超过26米,而亚军选手最好成绩只有25米02。最终,董飞霞凭借着26米64的成绩如愿实现了卫冕。结束此次残奥之旅后,董飞霞将回到国内备战于家门口举行的残运会,她说自己有信心在家乡父老面前站上领奖台,用金牌作为回报大家的礼物。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闫斌
编辑:曹静
上一篇:8月27日起 西安科技一路(高新路-高新一路)单向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