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梁攀:做一名有温度的法官丨三秦最美法院人

来源:陕西高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1-10-15 10:15:53 编辑:王蜀周秦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海报.jpg 

  梁攀,现任汉中市洋县法院民二庭副庭长。近年来,曾获得“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省法院调研工作先进个人”、“全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全市法院系统“政法英模”等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康德曾说过,这个世界上惟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的灿烂天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梁攀认为,法官的道德准则就是公正司法,就是为人民服务。从进入法院的第一天起,他就以这个道德准则为方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笃学不倦,做一名“学习型”法官

  “作为法官,应当具备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精通的法律理论修养,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应对各类复杂、疑难案件。”这是梁攀常常挂在嘴边的话。爱好学习,是同事们对梁攀法官最直观的评价,也成为他善于承办复杂、疑难案件的底气所在。

  在他的办公室桌头经常可以看见各类法律书籍、法学专著。

照片1.jpg

  2018年5月,他在审判一起人身保险合同案件中,为了将案件中的某一法律和医学交叉问题研究透彻,得到一个合法公正的判决,他大量翻阅法医学类相关材料,赴三二0一医院请教医学专家,又专门去了省图书馆翻阅了大量国内外案例。

  最终该案件得到合理、公正的判决,双方当事人均服判息诉。

  案件判决后,保险公司对梁攀法官的判决进行了集中学习,统一内部理赔标准,该案件裁判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指引效果。

照片2.jpg

  在办案的同时,梁攀还善于总结审判经验。近几年,他所撰写的数篇学术论文获得全省法院学术论文优秀奖项,并在《三秦审判》、《汉中审判》以及中国法院网、陕西法院网等刊物和网站媒体刊载。

  恪尽职守,作一名“拼命三郎”法官

  在梁攀审理的经济合同类案件中,很多被告为了逃避债务,故意在工作时间内躲避法院工作人员,造成案件迟迟无法送达,影响了审判效率。

  为了能尽快结案,梁攀有时选择周末、假期和下班后蹲守送达。

照片3.jpg

  2019年7月,在一起民间借贷案件中,梁攀电话通知被告吴某到法院领取诉讼材料,吴某当时满口答应,转头就把法院电话拉进了黑名单,梁攀只能带上书记员上门送达。

  到达后,只见吴某家门锁紧闭,邻居告诉梁攀吴某刚刚锁门走人。很显然,这是吴某得知办案法官行踪后在故意躲避。

  梁攀没有离开,而是蹲守在被告家屋前一个小过道里等待。时间一点点的流失,晚上8点多,被告吴某与其妻子终于返回,看到在自家门口蹲守的梁攀和书记员,吴某大吃一惊。经过批评教育,吴某认识到了错误,并配合签收了材料。

照片4.jpg

  此时已经是晚上9点了,从吴某家到大路途经一个羊肠小道,小道坑坑洼洼。行走中,梁攀一不留神被石块绊倒,材料散落的满地都是。他爬起来后感觉膝盖一阵酸痛,但并没在意,借着月色赶紧捡拾案件材料,确定材料没有丢失后他才放心。

  “虽然膝盖受伤了,但今天这趟咱们跑的值了!”梁攀笑着告诉书记员。

  司法为民,做一名有温度的法官

  在一般人的眼里,法官是一个刚性的职业,冷酷、刚直、不讲人情,在工作中,梁攀始终以温情对待每一位案件当事人。

照片5.jpg

  2016年,梁攀手里受理了一起因家庭拆迁补偿而引起的案件。

  继父杨某因与拆迁部门签订拆迁协议并领取了拆迁款30万元而被两个继子女起诉到法院。看到这个案件后,梁攀知道如果仅仅一张冷冰冰的判决是无法融化双方当事人心头的矛盾。

  为此,他多次到杨某家作双方调解工作,还自费给杨某购买了营养品。为了达到案结事了的目的,梁攀还邀请了村委员及双方亲戚参与调解。

  最终,两个继子女主动将大部分补偿款分给其继父杨某,并撤回了案件诉讼,案件最终到了妥善处理。

  “将群众的事情放在眼中,群众就会把法官挂在心上。”这是梁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新一代的年轻基层法官,他虽没有审理过轰动社会的大案要案,更多的是家长里短,群众经济利益的小事。但他用执著的法律人格,谱写了一个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基层法官形象。


来源:陕西高院微信公众号

相关热词搜索: 法官 法院人 三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