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沛近两年越发忙了,虽然身有残疾,但她却一直走在扶残助残的路上。她忙着为个体做心理咨询,为残障小伙伴提升自信,带领多名残疾人朋友和志愿者,组建陕西省第一个以残疾人为主体的志愿者组织——残障志愿联盟,帮残疾人开展就业、社会融合、慰问帮扶等服务。她的生活充实而精彩。
出生在西安市雁塔区的何沛,从小开始,她的耳边就时常听到陌生人指指点点:“大头娃、怪人……”出生时并非如此,而是她先后得了两种罕见病,一种是因反复骨折被确诊的粘多糖症,这一种极为少见的慢性癌症,无法治愈;另一种因她反复咳嗽发烧,又被诊断为“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又是一个罕见绝症。
但何沛并未因病痛的折磨而放弃学习。她初中毕业后,自学完成了高中课程,后来又迷恋上了心理咨询师。在何沛看来,心理咨询师的双眼很神奇,似乎有着强大的穿透力。2005年,何沛如愿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资格证书,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心理辅导。
心理咨询是何沛走向社会的一个开始,而服务更多的人,是她的梦想。这样的梦想何沛实现了。
她给聋哑学校的孩子们做义卖,给患有罕见病的小朋友们筹钱,为残障伙伴们寻出路、谋发展、搞创收。他们以喜马拉雅为线上平台,推出《残健同声》声频栏目,由残疾人主播实施,传递助残相关政策、发掘励志故事、传播社会温暖和正能量。西安市雁塔区残健同行残障服务中心也正是何沛创办的,对于创办该栏目的初衷,她说:“我就是想让残疾伙伴们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展示自我,增进自信,传递正能量,同时也能拓展残疾人的创收方式。”
目前,西安市雁塔区残健同行残障服务中心将健全志愿者与残障志愿者结合,发挥残障技能+志愿方式,组建了残障传统文化小组、无障碍体验小组、朗诵小组、残障主播团,开展系列残健迎全运、青春志愿行——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阳光助残”志愿服务活动。
尤其是无障碍小组,何沛与小组成员对曲江池、雁塔区图书馆、大话南门商场、影院等公共场所进行无障碍打卡志愿服务;他们的传统文化小组先后制作残运会“拼搏”、志愿者“奉献”主题剪纸六十余副;用非遗烙画技术在葫芦上制作运动标……
这个坐在轮椅上的女子每天激情满满的投入到工作当中,也因此,何沛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团中央第九届中国青年优秀志愿者个人、陕西省五四奖章、陕西省青年突击手、陕西省优秀巾帼志愿者、西安市三八红旗手、西安市残疾人自强模范、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手等四十余项中央、省、市、区荣誉。
华商报记者 苗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