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母亲河畔的中国|走进石峁遗址 触摸4300年前的史前文明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1-10-22 14:37:43 编辑:王蜀周秦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

  10月20日,“母亲河畔的中国——勇立潮头涌动三秦”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了位于神木市的石峁遗址。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黄河一级支流秃尾河及其支流洞川沟交汇的台塬梁峁之上,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存,是中国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石筑城址。

  从神木市沿沧榆高速沿西南方向出发,再沿秃尾河向东南,经过一段弯弯曲曲的爬坡公路,约一个半小时即可到达石峁遗址。10月20日,阳光明媚,秋风和煦,站在石峁遗址上,仿佛瞬间穿越回了4300年前,看先民们在这里织布劳作。眼前的垒垒石城,更是让采访团记者感叹“一步跨越数千年”。

  石峁城址初建于距今4300年前后,沿用至距今3800年前后,由黄城台、内城、外城三部分石砌城垣构成,面积逾4平方公里,城内密集分布着大量宫殿建筑、房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龙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早期遗迹,先后出土了大量的玉器、陶器、骨器、石雕、石刻、彩绘壁画等珍贵文物。

\

  站在石峁遗址上,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席会东教授“心潮澎湃”.他告诉采访团记者,石峁遗址在他的心里有“五宗最”——一是“龙山第一城”,石峁城址以黄城台为中心、内外城半包围环绕的环套结构,开启了中国古代都城建筑格局的先河,是四千年前中国第一大城,其完整的城市防御体系,奠定了后世三重城的城市形态;二是“陕西第一都”,他认为,三千年中国看西安,四千年陕西看石茆,4300年前,陕北应该是陕西的中心;三是“玉石第一城”,石峁是一座金字塔式的山城石城,“石峁玉器”质料精良、工艺复杂、特征显著,是我国龙山晚期至夏时期北方地区玉器之集大成者,传说中的玉门瑶台就应该在这个地方;四是“河套第一都”,中国文明是多元起源、通过族群融合和地缘整合而形成的,龙山时代是邦国林立满天星斗的文明格局,石茆是黄河中游河套地区乃至北方第一城,体现了石峁所在地的农牧融合特征;五是“丝路第一城”,石峁和合南北,融通东西,是草原丝路重要节点,融汇四方的玉石,长江流域的鳄鱼骨,来自西亚的羊、牛、青铜器,融汇一城,农牧兼营。

  公元前2000年前后正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形成、发展的关键阶段,石峁遗址作为河套地区和黄河中游的区域性政权核心,她的发现为探讨中国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发展过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资料,对该时期中国政治、军事、宗教、经济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改变了人们对中国早期文明格局的传统认识,对进一步理解东亚及东北亚地区国家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

  在席会东看来,正是黄河锻造了我们的中国文明,石峁遗址之所以会存在于高高台塬梁峁之上,除了与当时的气候条件有关,还可能和当时的黄河水害以及龙山时期的族群兼并战争有关。“比如说我们听说过的大禹治水,就可以对应在石峁遗址存在的年代。黄河不愧是我们的母亲河,他不但滋养了我们的先祖,还锻造了我们的中国。正是黄河让我们实现了人力、物力的聚集,真正迈入了国家文明。”

  据了解,石峁遗址被誉为本世纪中国最为重要的史前考古发现之一。2019年4月石峁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0年12月石峁遗址入选美国考古学会《考古》期刊世界十年(2011-2020)十大考古发现。10月18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神木石峁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母亲河 石峁遗址 文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