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政策与课后服务工作,西安市新城区通济坊小学以“全面覆盖、保证时间、提高质量、强化保障”的理念作为工作指导,将课后服务对有需要的学生实现全覆盖,并保证每天课后服务2小时。
全校学生参与率达95%
课后服务工作实行近一个月以来,全校学生参与率达95%,语数学科和专任学科教师参与率均100%,为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学校以作业托管+提升拓展的形式,将学业指导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相结合,紧扣高质量“第一课堂”教学主阵地,打造丰富多彩的素质课后服务“第二课堂”。积极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
新城区通济坊小学课后服务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落实“5+2”的教学内容,课后服务以课业辅导为主,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批改作业、订错讲解等。其中一、二年级开设第二课堂含艺术类、劳动类、体育类、生活类等内容,共计2小时。三至六年级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后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质训练、科学实验、足球、艺术实践生活技能大比拼等活动,培养学生竞争、合作、探究、思考能力。
“第二课堂”开设多个课程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课后服务中,学校一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就是玩转口算魔方。口算魔方由于它的多样性和偶然性在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数学口算练习中有其独到之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制作口算魔方,孩子边玩魔方边答口算,既操作方便,容易携带,又有很强的趣味性。口算魔方把枯燥的口算练习寓于学生喜爱的魔方游戏中去,这样既能在玩中练习口算基本功,也避免了低年级孩子书面作业练习。
通济坊小学的“第二课堂”开设的内容包含生活劳动、音乐、体育、美术、书写、阅读等多个综合课程领域,致力于将每一位通小学子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风华少年!
提高作业质量
学校进行“五项管理之作业革命”,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和作业总量,在减少作业总量的同时,提高作业质量是此次的一个重点。首先,逐步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建立作业审核小组,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坚决防止学生书面作业总量过多。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作业,精细化、多样化实施作业管理。重视作业批改和反馈,教师在全批全改的基础素养上,要求有温度、有育人功能的批改方向。为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60分钟,学校针对性的制定出“Q+x”和“1+x”的作业模式,有效指导各学科教师作业设计,充分体现了作业育人功能。
密切家校协同 指导家庭教育
落实“双减”,仅靠学校的力量还不够,还需要推进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特别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学校根据文件精神,在提升家庭教育方面也提出了相关指导。
密切家校联系,制订有针对性的家校联动教育方案,构建和谐家校关系。更新育儿观念,理性规划孩子未来发展方向,不盲目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融洽家庭氛围,倾听孩子心声,做孩子的朋友。要指导学生合理用好在家时间,确保充足睡眠,适度安排家务劳动,加强孩子网络行为监管。
“双减”背后是对教育质效提升的要求,是推动教育变革、学校重构、教师转型、家校共育的动力。如此课后服务,既满足家长需求,又丰富学生课后学习生活,把人放在正中央,用爱与关怀点亮孩子们的童年与未来,是新城区通济坊小学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不变理念与追求。新挑战之下总是蕴藏着新机遇,勤思善学快行,“双减”我们是认真的!
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