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新能源汽车“长途出行焦虑”如何缓解?

社会新闻 西安晚报 作者:梁璠 2021-11-03 06:52:36
[摘要]如今在长假出行时,“高速公路堵车”似乎已司空见惯。而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日益增大,假日交通出行中的“充电焦虑”成为关注热点。今年国庆长假期间,一则“新能源汽车车主充电1小时,排队4小时”的新闻上了热搜。

如今在长假出行时,“高速公路堵车”似乎已司空见惯。而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日益增大,假日交通出行中的“充电焦虑”成为关注热点。今年国庆长假期间,一则“新能源汽车车主充电1小时,排队4小时”的新闻上了热搜。

那么,陕西的新能源汽车车主有没有遭遇类似的焦虑?在节假日和工作日,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使用情况如何?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焦虑”到底该如何破解?对此记者进行了探访。

新能源汽车车主:

长途出行路上遭遇“充电难”

高速公路路况不错,一路上几乎未遇到大堵车。本以为能顺畅到达,谁知却事与愿违。今年10月1日,一位从深圳自驾回湖南的新能源汽车车主,在耒阳服务区给车充电时,遭遇了意想不到的状况。

据媒体报道,这位车主表示,当时查了导航,看到不塞车了,才临时决定回家的。一路上也走得比较通畅,到了耒阳服务区的时候,必须得充点电了。到了充电站,发现特别多的车在那里排队。该车主表示,在等待充电的4个小时里,她连洗手间都不敢上,因为怕被插队。当时排队的车有二十多辆,她算了下,至少要排队3个小时以上,在她后边排队的许多车都被这种情况“劝退”了。最后,这位车主排队4小时,充电1小时,最终花了16小时才到家。

记者在近期的采访中,通过与多位车主交谈发现,在类似国庆、春节等长假中,不少新能源车车主也多多少少遇到过类似的“充电焦虑”。

“新能源车现在在城区跑,没有一点问题。充电的地方越来越多,各种优势凸显。但是提到跑长途,尤其是长假时出门,确实让人有点担心。”西安市民李武刚老家在山西运城,今年国庆期间,他就开着自己新买的新能源汽车,一家三口回老家度假。李武刚告诉记者,平时驾驶新能源汽车每天行驶里程都在100公里以内,没电了就近找个充电站就能充上电。这次假期出行时,他出门前只顾着关注高速上的路况,

没考虑到高速服务区充电站会拥堵,在渭南西服务区充电时,就耽误了不少时间。

高速服务区充电设施调查:

节假日紧俏 平时空置多

高速服务区充电桩使用情况到底如何?记者近日驱车先后来到西安周边多个高速服务区,了解高速服务区充电桩的使用情况。

在连霍高速武功服务区采访的时间是周内一个工作日。记者看到,该服务区单区充电桩设有8个,一对服务区共有16个枪头。当时,该服务区的充电桩空置较多,仅有两辆新能源货车正在充电。“节假日人会多一些,平时几乎没遇到排队充电的情况。”经常在武功服务区充电的新能源车主屈先生说。

武功服务区经理绍伟介绍,该服务区的充电设施日常使用率能达到50%,而在国庆等长假时段,使用率就会比较高。“但是因为我们这边安装的都是快充设施,基本上小车半个小时就能充满,加之离西安城区较近,节假日发生排长队的情况也并不是特别多。”

而同样是在工作日,连霍高速渭南西服务区的南北两侧服务区内,充电设施也都有空置。该服务区经理侯方甲告诉记者,渭南西服务区每侧各有4个快充和2个慢充设施,平日里基本可以满足来往车辆的充电需求,节假日就不太够用了。“比如今年国庆期间,高峰期时会出现大约两辆车排队等待的情况,一般等两个车至少需要排个40分钟左右。”

侯方甲还介绍,渭南西服务区针对蔚来新能源汽车设有专门的换电站。仅10月1日当天,渭南西服务区的蔚来换电站就接待了80多辆车进行换电服务。“这也足以说明,这几年购买新能源车辆的人越来越多,充电换电的需求明显增大了。”

而在京昆高速韩城服务区,经理李仁君介绍,在国庆假期,韩城服务区单日平均接待52辆新能源车充电,而在工作日,一天也就十来辆新能源车来服务区充电,“节假日和日常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相关数据显示:

“一桩难求”属“波峰需求”问题

有行业专家认为,某种程度上看,这种新能源汽车长途出行中充电桩“一桩难求”的烦恼,与春运期间火车票“一票难求”是相同性质的,均属“波峰需求”问题。也就是说,在长假集中出游时需求量骤增,而日常工作日不少高速服务区的充电设施却多有闲置。

根据国家电网的统计,从10月1日到10月3日,国家电网充换电服务网络总充电量同比增长了59%,其中高速公路充电设施充电量同比增长了56.52%,城镇充电设施日充电量同比增长75.23%。从高速公路充电设施单日充电量来看,10月1日高速公路充电设施充电量达到142.92万千瓦时,接近平时日充电量的4倍,创历史新高。

这样的数据背后,则体现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发展。相关数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678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28%。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55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53%。

而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注册新能源汽车达到187万辆,已经是2020年的近1.7倍。此外,记者了解到,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陕西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十四五”发展规划》显示,2020年年底陕西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为12万辆,预计“十四五”末陕西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2.1万辆。

而据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高速公路充电桩保有量为10836个,配置充电桩的服务区为2318个。对比新能源汽车目前的保有量,就能更容易理解节假日高峰出行期间,高速服务区的“一桩难求”现象。

专家建议:

多管齐下应对充电难题

随着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普及,如何才能化解或者缓解节假日新能源车长途出行的焦虑?采访中记者发现,不论是业内人士还是研究领域专家,都认为应该多管齐下,让新能源汽车“跑得更远”。

一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应用场景还是市内交通,平常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的充电量不高。如果数量像燃油汽车一样普及,以现有的充电技术与服务模式,目前高速服务区的设计容量是难以承载的,而且容易造成浪费,正是因为高速服务区充电桩日常使用率较低,运营商盈利难,投资建设的积极性并不高。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普及,高速充电站充电桩数量不足和充电桩功率不够的问题会愈发凸显。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系主任陈轶嵩认为,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焦虑”说到底还是补能焦虑,导致这种焦虑的原因,综合来看有好几方面。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充电设施的建设速度还没完全跟上新能源车的发展速度。加之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阶段,充电设施建设大多集中在大城市的城区,比如多分布在停车场和商场等区域。所以,遇到国庆节这种长假,新能源汽车出行量大增,自然而然地会导致高速公路充电桩的紧缺,从而导致车主“充电焦虑”的产生。此外,是时间问题。陈轶嵩说,国庆等长假因为高速免费,公众出行意愿加大,长途容易拥堵已成惯性。但是燃油车加油一般只需5分钟,而新能源车充电至少需要半个小时。“充电时间长,充电桩少,拥堵排队等就成为自然而然的现象。”

如何缓解上述问题?陈轶嵩认为,首先肯定是要加大充电设施的建设。数量增多,自然就能缓解充电压力。此外,在建设时还要优化布局加强管理。比如一条高速公路上,应该在哪几个点设多少充电设施,都应该提前进行流量调研,充分了解新能源车出行的需求和每个服务区的车流量。还应做到车网融合,让车主打开充电APP,能够随时随地找到充电场所,提前了解充电桩使用情况,从而合理安排充电位置。

此外,陈轶嵩认为,从目前充电技术来看,快充还没有得到普及,没有出现足够快的普及技术,新能源车充电无法像传统汽车加油一样实现即加即走,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还需继续推动技术升级与服务模式创新,比如研发强充快充技术、换电技术等,尽快找到成熟的能源补充方式,让更高效率的服务驱使新能源汽车“跑得更远”。

首席记者 梁璠


来源:西安晚报

编辑:王莉文

相关热词搜索: 新能源 汽车 缓解

上一篇:河北深泽县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