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了2021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评审工作,于10月29日发布《关于2021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的公示》。全国共168家基地通过了审核,其中陕西共5家,西安共2家,西安航天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榜上有名,入选2021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西安航天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入选2021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西安航天基地丝路慧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国家级众创空间”等多项中省市荣誉资质,并连续多次被评定为国家A类科技企业孵化器。
孵化承载能力再提升
目前,西安航天基地丝路慧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着从众创空间到产业园区的全流程孵化链条物理空间,服务辐射面积超过24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600余家,在孵企业130家,其中卫星产业相关企业107家,企业从业人数5362人,累计培育新三板挂牌企业7家,规模以上企业29家,高新技术企业6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建立院士工作站1家。
航天基地孵化器
航天孵化场地目前已超6处,今年在建的西安丝路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凤栖云谷总部经济产业园,以及航天城中心广场3号楼的交付都将全面提升基地的孵化承载能力。在孵化的600余家中小微企业里,现有项目领域主要集中在卫星应用、商业航天、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航天基地孵化器内部
目前已培育了众多以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为主的卫星应用技术源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完善了航天基地卫星应用产业链;围绕星际荣耀、银河航天、空天引擎、中科宇航动力、寰宇卫测等重点商业航天项目,聚集了一批商业航天创业企业,打造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形成了特色鲜明、竞争优势突出的航天新能源集群;着力培育了一批航天新材料产业链的源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完善了航天新材料产业集群。
活动现场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方面,依托华为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拾音科技公司、翼展医疗等企业,孵化了一批中下游产业链的种子企业和配套企业;依托西安航天基地数字经济示范平台、京东航天数字经济示范园,促进了一批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活动现场
近年来,西安航天基地丝路慧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针对小微企业服务需求,定制了许多个性化服务内容,如火如荼开展的丝路下午茶以“资源连线、干货分享、思想碰撞”为目的,聚焦人工智能、新经济、新技术等前沿领域,每周以下午茶形式,邀请行业大咖或企业负责人进行主题分享,企业家通过面对面交流互动,思想碰撞。
科技创新要素再聚集
好消息频频传来,11月3日,西安航天华阳机电装备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单位联合申报项目“高端包装印刷装备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进一步见证了航天基地科技创新的实力与潜力。
航天美景
目前,航天基地科技资源丰富,硬科技企业众多,创新实力突出,发展潜力巨大。为充分释放科技创新对区域发展的推动力,航天基地准确把握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机遇,提出科创航天发展战略。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首位战略,坚持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自主创新作为根本动力。
今年以来,航天基地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数智融合为驱动,加速构建“3+3+2”现代产业体系,健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的空间体系,打造创新要素聚集新平台。在科创航天的引领下,航天基地以十个科技产业园区建设为依托,积极构建大中小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聚焦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孵化载体,遴选出一批技术水平领先、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企业或项目团队纳入培育库。
航天美景
截至目前,航天基地共举办产学研金对接活动11场,参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4个,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330家。除此之外,航天基地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机制,探索“人才+项目”引进模式,建设人才高地。目前,航天基地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4个,国家级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院士工作站11个。累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高新技术企业210家,较“十二五”末同比增长650%。
编辑:杨静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330份简历已查收!航天基地这场直播带岗活动火了